第535章 两军交战(下)
当听到方应物裹挟上千民众,已经抵达姑苏驿二里之外,变乱一触即发时,素来稳重的李知府在无人之处,也忍不住大笑三声,“老天有眼,天无绝人之路!”
其实方应物说的有道理,先去府衙确实也降低了政治风险。而普通人大多又有从众心理,反正府衙距离胥门不算太远,先去看看也行,耽误不了多久。
想来想去李知府便发现,只要方应物和王太监打了起来,他竟然没有任何坏处!
于是队伍重新启动,继续簇拥着钦差官轿向前走。虽然有失望离开的,但沿途还有新加入的,总的来说人数变化不大。
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那就必须要靠他这个知府来善后和收拾残局;其次好的结果,是方应物被采办太监打败,他这个知府便可以尾随采办太监,抱紧大腿后痛打落水狗;第三好的结果,就是采办太监被方应物虐死,然后朝廷震怒,他这个知府一方面摆脱了采办太监的枷锁,另一方面获得了大展拳脚的空间。
由于摆姿势站立时间太久,王太监感到自己的腰身绷不住了,心里实在惊疑不定!
有人便问道:“官府也管不了钦差太监,不然为何会有钦差太监在本城凌虐月余的状况!若官府不理,我等又该何去何从?”
半刻钟过去了……一刻钟过去了……半个时辰过去了……姑苏驿外面除了秋风卷起的几点尘土,却没有任何人出现在视野里。传说中的几千愤怒民众,连一个影子都没有。
方应物斩钉截铁地说:“若官府不理,或者有意拖延,本官再亲自带领尔等去姑苏驿,行那以暴易暴之事,直接与尔等共同声讨采办太监!
钦差采办太监王敬钉在庭院中,心里默默数着时间,这是他当太监侍候人时修炼出来的本事。
在府衙中,李知府一边等着心想事成的喜讯,一边仔细端详珍藏十年的酒瓶。心里不住地琢磨着,到底是自己独自细细品味,还是邀请三五知己聚会宴饮?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这一瓶美酒?
虽然那两边都是钦差,他这个知府全都管不了,但不代表着不能看热闹,不代表着没机会当鹬蚌相争故事里的渔翁。
忽然长随匆匆忙忙的冲进了门里,对着李知府大喊大叫:“老爷,大事不好!那方应物带领无数民众,虚晃一枪离开了姑苏驿,并未与王太监发生任何冲突,传言中的大混战也没有发生!”
这便叫做先礼后兵!若事后朝廷追问下来,本官也可为尔等开解,毕竟先有官府不管不顾,而后才有万民走投无路,做那迫不得己的事情!想必以朝廷之仁慈,不至于与尔等为难!”
二里路程,仿佛短短几个呼吸内就能走完。一边是严防死守,一边是气势汹汹,一边是坚盾,一边是强矛。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整件事情中最激烈部分的到来。
人群里有两百多人是从公馆街上跟着过来的,之前早得过吩咐,此时有的人高喊呼应方钦差:“钦差大老爷实在仁心慈惠,确实也是我等所想!”
然后李知府连连加派人手,打听外面的详细消息,等着最终喜讯的到来。他有一瓶储存了十年的佳酿,说不定今日便要取出来痛饮了!
有的人分散在人群各处发表议论,纷纷赞同方应物的话,有意无意地引导别人来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