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 > 第6章 请借县志一阅

第6章 请借县志一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魁听到这句话,觉得有点夸大其词,太言过其实了。但也能听出方应物的看好意思,于是试探道:“方家贤侄以为商贾之业如何?”

方应物遂傲然道:“不瞒王叔,放到文风鼎盛的大地方不敢说,在本县我对进学还是有六七成把握的,值得去试试看。”

要知道,大明立国才刚一百来年,重农抑商的风气也才刚刚有所松动,但以后商业会兴旺起来的。方应物随口断言道:“彼辈大有前途,一百年后当独占江南商帮鳌头。”

他竟然敢说有六七成的把握?王魁听到后瞠目结舌,极度震惊道:“贤侄豪气干云,绝非池中之物也!壮哉,壮哉!”

方应物登时反应过来了,王魁说的这些人,敢情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徽商。但他也知道,在当今这成化年间,还没有到徽商的全盛时候,最多算是萌芽期。

更何况贤侄确实有这方面的才华,不然我也不会上门相邀。今日在祠堂中,贤侄谈利算数信口拈来,口才便利心思灵敏,令人叹为观止。

若真能考中秀才,这辈子的路就非常好走了。就算不能中举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比如抄袭诗词士林扬名;比如熬资历成为老贡生,去国子监读书选官;比如依仗士子身份包揽词讼收取好处……

王魁热切地邀请道:“合伙不是只有出本钱的方式,出人也可以,只要你肯出力,自然可以得到部分身股。以你的人才,困居村中是委屈了,何不外出闯荡一番?

王魁摇摇头,仿佛看到了误入迷途的人,对方应物诚恳说:“贤侄听我一句劝,虽然只是秀才,但也是千难万险,你父亲当年废寝忘食地用功,然后再加上邀天之幸才得以进学,就这还折损了部分家业。你万万不可执迷不悟,在这上头孤注一掷荒废了自家生计。”

从商?那可不是他想要的未来。方应物想也不想的推脱道:“我家徒四壁,身无余财,无法与王叔合伙。”

方应物有些不可思议,这王魁的反应似乎有些过度了。

王魁感慨道:“徽州府里有不少百姓出外行商,而且近些年人数越发的多了,风气愈演愈烈,听说一连几年不回乡的都有。”

又见王魁抚须感叹道:“想我淳安县自李唐以来,科举鼎盛,人才辈出。我看过县志记载,历代至今出过二百余名进士。

原来淳安县西边就出了省界啊,方应物闻言问道:“什么不同?”

方应物觉得王魁的话不对头,简直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别人是别人,但他可不是一般人!

“无商不富……说得好!贤侄有没有兴趣与我合伙?”王魁接过话头道。

他两世为人接受过七年古典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六年大学教育,具有明代政治史、社会史专精的明史专家!

方应物想了想,答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虽然术业有专攻,他不是最擅长写八股、考科举的,肯定无法与全国顶尖的科举精英去竞争席位,但在这种山区小县考个秀才总该不难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