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入学
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地主,方应物收租子收得只是亲情价,和原有税收差不多。田产都是乡亲托付过来的,收多了也抹不下脸皮,所以没攒下几个钱,今天打赏报喜人是个不小的花销,一下子就扔了出去。
今日没有授课,一干生员聚集在明伦堂中自行讲经,或者叫闲聊。
“按着规矩,今天给报信的人打赏了不少,家里又快没了。”
方应物进去时扫了一眼,堂中有数十人至多,洪、项二人也在其中。又是好一通见礼,方应物坐在了洪项二人身边。
“怎么会没钱?”方应物惊讶道。
不过道试座师分量轻归轻,但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比如参拜、请宴饮等礼数都不可少。只是没有鹿鸣宴、恩荣宴、琼林宴这些一听就牛气冲天的名头。
不过近年来,一方面因为风气渐渐松散,另一方面教官素质普遍下降,这县学秩序也不那么刻板了。
但道试座师则几乎可有可无,与另两种座师没得比,也就比业师分量稍重。
一般上午在县学上课或者聚讲,下午就可以放羊了,有的甚至上午点个卯就走的。但是有一点,若无非常情况,每月初一和十五的会文必须到的。
依照规矩,道试、乡试、会试的主考官都算座师,但其中又有区别。会试座师分量最重,联系最密切,直接和官场脉络挂钩的,乡试座师次重。
初来乍到,又是新人,方应物并不想刻意表现自己,只以熟悉环境和看热闹为主。
乡亲渐渐散去,方应物坐在屋中与兰姐儿说话,兰姐儿却愁容满面,“家里又没钱了。”
但他虽然低调了,还是有人瞄准了他,毕竟一个刚进学就是廪膳生员身份的士子,还是很令人瞩目的,特别是还如此年轻。
不过小相公绝非池中之物,只怕今后也要展翅高飞了罢,花溪村还是太小了,村中几个老人议论道。迹象已经很明显了,如今方应物在外面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留在村里的时间越来越短。
才坐下没多久,便见有位三十七八的大龄士子,起身走到方应物面前,随便拱了拱手就算见礼,“花溪方应物?闻所未闻也,凭何为廪膳生员?”
县学教谕是个年近四十的瘦高中年人,神情端肃不苟言笑,姓殷单名一个礼。
次日方应物又要去县城,因为放榜的第二日,中试新秀才要去拜见主考官。
方应物和吴绰见过教谕,谈了几句,又去旁边孔庙大成殿祭祀过孔子,这才算正式入了学——按照规制,县学和孔庙是建在一起的,往往统称学宫。
想了想如今身份,方应物又放下了心,“钱财乃身外之物,等进了县学就好了。为夫如今直接成了廪膳生员,每个月六斗廪粮,肯定够花销。”
吴绰另外还有一些人要拜访,便先离开了,但方应物无所事事,直接去了县学上课所在的中心建筑明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