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想低调也难!
王鏊把方小朋友的诗大加贬低,说到一无是处,谁承想,方小朋友这首诗原来是唱和王鏊自己的诗作,甚至还借鉴了不少风格和字眼。
这话说得客气,但听在方应物耳朵里,总觉得充满敌意。
想想也确实如此,两首诗的气质确实很接近,重点用字也都是花和蝶,若方应物这首绝句是烂作,那王鏊的原作又是什么水平?
王鏊淡淡地说:“指教不敢当。想当初舍弟王铨不成器,反而要谢过方朋友指教,一直未有机会当面致谢。”
这算什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方应物夹在中间,很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色有点儿尴尬,“商前辈,先听在下几句话。”
让方应物头疼的关键,是“人情世故”四个字,这不可不小心。方应物并不想与王鏊斗气,因为这里是翰林院,是对方的主场。
他又对王鏊道:“在下路过苏州时,曾听到王前辈一首落花诗,诗云:鱼鳞满地雪斑斑,蝶怨蜂愁鹤惨颜;只有道人心似水,花开花落总如闲。
其次也不是方应物害怕丢人,比较诗词谁怕谁?再说王鏊是差点三元的人,他方应物只不过是一个小举人,输了也不丢人。
当时在下反复吟哦前辈大作,心里仰慕前辈风采诗才,便也咏了一首绝句以为唱和,诗情诗意用字大都借鉴了前辈的落花诗。
他这是要出手啊,方应物感到很头疼。首先这不是怕了王鏊,这王鏊说破天目前也不过是编修,他背靠的苏州帮又不得志,若比未来还不一定谁成就高。
这首唱和绝句,方才在下拿出来献丑,倒让王前辈见笑了,也是在下功力不到家,难免在这里贻笑大方。”
又听王鏊继续说:“去岁回乡省亲,听了不少方朋友的佳作,不知近来可有新作?”
随着方应物话音落下,附近人群都安静了,表情各异,极其古怪……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呆了呆后忽然都忍俊不禁,感到很好笑。
两年多前,方应物路过苏州,恰好遇到对商相公大发厥词的王铨,便出言教训。王铨情急之下,竟然做出抄袭诗词的事情,成为一时笑谈。谁知道王鏊听闻此事后会怎么想,别是“旧恨未报又添新仇”的感觉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