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极致的艺术
所以方应物的奏疏又是原封不动,和其他奏疏一起进呈御前,天子什么时候得空御览,那就不得而知了。
汪芷此时在东厂视事,听说了方应物的奏疏后,喃喃自语道:“疯了,简直疯了。”
午后重新开讲,得知消息的太垩子出来后,连连瞥了方应物几眼,心里不禁万分感慨,这才是疾风知劲草….后半句就不该由太垩子来说了。
夕阳西下,方应物刚出了西安门,便见有刘府的下人迎上来道:“姑爷留步!我家老爷有请,叫小的领着姑爷过府一叙。”
方应物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刘棉花觊觎汪芷的当“小三”心思消除之前,还是少见为好。就算是想谈今天奏疏的事情,那也没什么可谈了。
就算他再次上疏直言,声震朝野又能怎样?名声也要与现实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不然就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无法变现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不过也有人隐隐约约觉得,像方应物这样刷声望刷到了极致,也许是一条路子。任何事情,做到了极致都是艺术,刷声望是否也不例外
午间休憩的时候,方应物将奏疏文稿按照格式誊抄了。完结后轻轻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还是要指望地震,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当然,他这样的臣子不比阁臣和科道官,没资格直接密奏天子,奏疏只能通过内阁司礼监正常程序呈递。
好歹文渊阁就在文华殿旁边,方便得很。方应物便来到文渊阁院外,直接把奏疏丢给了值守在门口的中书舍人。
到了次日,朝廷中发生了另一件大垩事,登时轰动中外。
原来有一个声名不显的御史叫李鉴程的,密奏天子献言废立之事。奏疏称东宫德行有缺、福缘轻薄、学问粗率,不足为储君,请天子另择皇子。
本来这只是密疏,密封好了呈进御前,只有天子本人可以看到,其他人是不得与闻的。但天子这此奏疏留中两日后,突然于今日下发到六科传阅。
这封奏疏立刻就送到了文渊阁大堂诸位阁老手里,又是在诸位阁老心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
让太垩子阅览章疏学习政务这件事,大小且不论,却是非常敏感,几乎就是东宫与军国政事之间唯一的联系。
首辅万安见方应物居然就此发声,心里难免有几分“惊喜”,便主张原封不动的送到了司礼监去。而次辅刘棉花阻拦也阻拦不住,也没有道理阻拦,只能听之任之了。
奏疏到了司礼监,同样惹得诸位公公侧目。能进司礼监的这些公公大都精明,非常懂得什么该做主什么不该做主,这方面的分寸拿捏妙-到毫巅。
像方应物这封奏疏,所谈及事情或许不大,无非就是让不让太垩子看公文而已。但司礼监太监却明白,这封奏疏只能由天子御批答复,别人是不能代替批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