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纪纲讨官
朱棣踱了两步,眉头一扬,说道:“这样吧,朕特旨简拔你为正二品,省得你连吃酒都不好意思去,哈哈哈……”
纪纲恭谨地道:“为臣者,自当以国事为重,再者……”
在太子朱高炽这边,拥戴太子的人也都知道他是自己人了,而在皇上眼里,他又是自己监察百官、控制朝野的一个得力助手,因此纪纲在朝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威望权力日渐强大,除了锦衣卫,在朝中他也网罗了一些官员为己所用,俨然一方诸侯,任谁也不敢小觑了的。
朱棣听了他头一句话,神色一霁,听他还有下文,却吞吞吐吐的,不禁睨了他一眼道:“不过甚么?”
今日之纪纲,已远非当年可比,虽然他是倾向大皇子的人,这事已经被二皇子一派的人知道了,但是二皇子一派的一些事,纪纲也知道,只不过有些事一旦捅出去,双方都丢脸,有着这层忌讳,二皇子那边的人对他也不敢赶尽杀绝,只好授意陈瑛,利用两人的司法、监察之权暗中掰腕子,以前双方勾心斗角的,都不宜放到桌面上的烂事,全都避而不谈。
纪纲道:“皇上慧眼,洞烛天下,自然明白,今日名为替辅国公接风洗尘,实则是众大臣拥戴皇长子成功成为储君的庆功宴,臣是锦衣卫的人,只供皇上驱策,朝堂之事无缘参与,无功不受禄,怎么去喝这杯酒?再者……”
纪纲面无表情,垂着双手,镇定地道:“陛下几时薄待过梅殷?对徐辉祖的恩遇宽待,更是无人能及……”
和别人在一起时,朝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敢跟他论资排辈,纵然职位比他高的,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礼敬三分。可他是夏浔的老部下,现在无论声望、地位还是不及人家,一见到夏浔,自然而然就矮了三分。他平时见了内阁首辅解缙,也敢挺直了腰杆说话,在夏浔面前,他敢腼着脸凑上去,硬要和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们坐在一席么?
朱棣把牙一咬,目中放出凶光:“继续查,朕要铁证如山!”
他和夏浔当然没有什么利害冲突,至少目前没有。眼下来说,两个人还有互助之势,原本就有交情,又是同出一系,在各自领域里都是有头有脸、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一旦合作,正是风助火势,火助风威,皆有益处。可是,恰也因此,纪纲不想去。
“皇上放心,臣已经叫尹盛辉继续追查了。”
两位皇子见了他,都客气地点了点头。
他搓搓手,有些难为情地嘟囔道:“再说,因为皇上的缘故,朝中文武对纪纲倒也礼遇,可是辅国公是臣的老上司,在他面前,纪纲可不敢摆架子,到了那里,少不得要挤到边角旮旯,与一些微末小官一起人家举杯咱举杯,人家落座咱落座,仗着皇上的势,臣原还有些威风的,这一下可真是威风扫地,颜面无存了……”
纪纲正在殿外站着,一见两位皇子出来,赶紧躬身施礼:“臣纪纲,见过太子殿下、见过赵王殿下!”
朱棣听了哈哈大笑,同样是邀功讨官,可是像纪纲这样直言不讳,在他面前有什么心里话都不藏着掖着,听着舒服,朱棣思索了一下,慨然道:“自从朕登基以来,你为朕兢兢业业、屡立功勋,确还不曾受过什么封赏。奈何,非战功不能封爵,而指挥使最高只能是三品,这个位置又离不了你……”
谨身殿里,朱高煦和朱高燧刚刚从里边出来,他们是来谢恩的,因为三位皇子都已年满十八,已经可以就藩,两位藩王不日就要启程赴藩国,今日见驾谢恩,同时朱高燧也有辞行的意思。
今日在“春风楼”,文武百官为辅国公杨旭接风洗尘,他当然也知道,可他没去。
朱棣点点头,恨声道:“朕对他们推心置腹,这些狼心狗肺的东西!一旦查证属实,朕绝饶不了他们!”
等两位皇子走开了,纪纲便举步向殿中走去。
他恨恨说罢,又瞟了纪纲一眼,赞道:“你做的很好,唔……今天下午解缙等人特意告了假,去与杨旭接风洗尘,你是杨旭旧部,怎么没去?”
这样一个可以随时见驾,专门奏报不可公开的机密情报的要员,就连皇子们对他也得客客气气的。旁人向你捅刀子,你可以授意自己的人去针锋相对,纪纲若是进你的谗言,你都根本不会知道,谁不忌惮?再加上三皇子朱高燧刚刚成年,争嫡之战中他的希望最小,和两边都没多大利害关系,所以见了纪纲便很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