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过家家
朱棣叹道:“爷爷装孙子,孙子才好装爷爷啊,要不然这家家可怎么过下去。唉!不会装孙子的爷爷,不是好爷爷,不会装糊涂的皇帝,也不是个好皇帝啊!就是朕,如今也……”
船上水手久不上岸,难免心生烦躁,因此每到一地休整,奴婢都不禁出行,叫他们也能散散心。当时有几个水师士兵叫向导带着他们,上岸去寻酒馆喝酒。因为那里很少见到我中土人氏,当地土著十分惊奇。
他刚说到这儿,纪纲就屁颠屁颠地跑了进来:“皇上,解缙招认啦,他们果然是有大图谋的,原本招出的只是些小鱼小虾,这次解缙招出了两个主谋人物,这两人的权势地位非同一般,臣不敢作主,一接了消息,马上就来禀报皇上!”
郑和侧身立在御案旁,低声道:“奴婢一路西行,诏宣各国国王,宣扬大明国威,原也未曾想到会得到这方面的消息。不料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叫做锡兰山国,奴婢在这里停泊宝船,会晤该国国王之后,曾在当地休整过半个多月。
朱棣瞟了他一眼,轻轻一摆手,郑和就像一道影子似的飘了出去,身形犹如鬼魅。纪纲知道这位郑公公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他当初在军中效力时,就曾亲眼见过这位郑公公可怖的武功,对他很是忌惮,虽然殿中宽敞,无须让道,他还是侧了侧身,以示敬意。
郑和激动地道:“皇上想看天边,奴婢就为皇上把船驶到天边!皇上想知道天外天的样子,奴婢就为皇上把船驶到天外天去!只要奴婢还走得动,还有一口气,就一定完成圣命!”
郑和道:“一路颠沛流离,风吹日晒,形貌必然有些变化,再加上衣着发型有所不同……”
朱棣龙颜大悦,亲自扶起他,感慨地道:“起来,起来,三保啊,你是朕最亲近的人,也只有你,才是一心一意,只为朕打算啊!”
朱棣沉吟道:“七八分相像……”
郑和站起身,道:“皇上夸奖了,奴婢是皇上的奴婢,自然该一心为皇上着想。只是奴婢才能有限,做不得大事,没法子帮到皇上更多。呃……不知皇上所说的那位可与奴婢同行的大人是谁啊?”
朱棣看了许久,点了点路线将近尽头位置的一处标注,疑声道:“这里,距我大明已极远了吧,可能么?”
朱棣回到座位上坐下,收了海图,慢悠悠地问道:“我的纪大人从解缙那张大嘴巴里,又捞出了哪条大鱼啊?”
谨身殿上,朱棣拿着一副手绘地图认真地看着,那是一副海洋地图,从所绘路线上看,就是郑和这次下西洋所经地区的路线图。
纪纲赶紧迈着小碎步迎上去,凑趣道:“皇上,这次可不是大鱼,而是鲸鱼啊!”说着自袖中抽出一份解缙亲笔画押的供词,双手奉了上去。
朱棣的脸色凝重起来,郑和的声音也放轻了、放慢了,低沉地道:“奴婢顿起疑心,便换了水手服饰,叫那向导领着,上岸去寻那酒馆,找到店主,向他仔细询问这个年轻人的相貌,说起来……与那个人确有六七分相像。”
朱棣莞尔道:“那个人啊……呵呵,那个人这时正在家里头装孙子呢。”
奴婢向那几人问了问情况,得知七八年前,曾有二十多个中土人氏搭乘货船,抵达该国。那店家掌柜还谈起过这些人的装束、言谈、形貌。说这些人以一个文弱俊逸的年轻人为首领,时时伴在他身边的是两个中年人,面白而无须,声音温润而柔细……”
郑和大惑不解,讷讷地道:“装孙子?这……皇上语带玄机,奴婢愚昧,实在是不明白,好端端的,装孙子做什么?”
他们都来围观攀谈,问我大明情形,给店里带来了生意,那酒馆掌柜兴起,便也与我官兵聊天,说是七八年以前,也曾有过一群中土人氏到过他们这里。水手们回船以后,只当闲话谈起,恰好被奴婢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