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洗三朝
按理说解缙现在应该刚到安南还没多久,他突然回来,不知该是何等大事,太子岂能不见?再者说,解缙原是内阁首辅,拥戴太子的文臣班中第一人,就算明知他没有要事,他既然已经站到了太子宫前,太子也必须接见,否则解缙遭厄,太子就闭门不纳,岂不寒了所有人的心?
同他娘一样,小家伙天生皮肤比较黑,不过靓眉大眼,胖嘟嘟的,十分的可爱。
他居然直接跑去见太子了。太子听说解缙回来,登时吓了一跳,朱高炽还打算过个一年半载,再想办法把他弄回来,没想到他竟自己跑回来了。
他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忽然被茗儿抱起来,小家伙一醒,大为不满,把眉头一皱,便咧开嘴大哭,不过等他被几位娘亲托头的托头,托腰的托腰,往温水里一放,登时便云收雨住,一双眼睛半睁不睁,小嘴儿抿着,四仰八叉地叫人扶着,像个酒足饭饱的大老爷。
既然没等到皇上,你就把请降书上交通政司,或者见一见内阁的同僚们,由他们安排,直接叫你拿着陈季扩的请降书去北京不就成了么?
当初汉王私自接见鞑靼使节,皇帝是个什么反应?太子私晤外臣,这性质更加恶劣啊。夏浔若非敬重解缙的才名,两人又做了十多年的政治盟友,只此一举,夏浔就得把他踢出自己的队伍,免得他自己犯傻,连累大家受罪。
小荻生的是个男孩,这是杨家的第二个男丁,所谓添丁进口,总要男孩子才称心意。杨家上上下下都很欢喜,尤其是西琳和梓祺。茗儿生的是男孩,小荻生的也是男孩,这气运啊就跟钓鱼似的,一拨一拨儿的,此前杨家一连生了四个丫头,接下来应该一连四个男孩才是,所以她们两个是格外的欢喜。
夏浔回京听说此事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真是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么幼稚的错误解缙也能犯,他脑子里除了尽快得回首辅之位,就没有别的了么?
于是,满堂欢笑,就只有让娜好不揪心,她怀孕比西琳和梓祺都晚,轮到她生,该是杨家第九个孩子了,若依着她们说的什么一拨一拨儿的,可不又该是女孩儿了么?所以她现在虎视眈眈的就盯着西琳,西琳的预产期比小荻就晚几天,等过两天看她生的是男是女,如果是女孩,让娜就能安心了。
解缙何止是情商有问题,政治觉悟也太低了,可以说是毫无政治敏感性。叫他当个学者绰绰有余,叫他给皇帝做个秘书、做个顾问也够格,可是叫他做一个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任其职的内阁首辅,真难为他这几年太平宰相是怎么混下来的。
茗儿见了忍不住“噗哧”一笑,说道:“你们瞧,这小子像不像他爹外出赴宴喝醉了酒回来,躺在逍遥椅上时的模样?”
夏浔是真的气坏了,他回到京城时,才知道解缙回来了。解缙从京城离开,风尘仆仆赶到安南,脚还没站稳当,听说陈季扩有请降文书,就主动请缨又跑回来了,他根本不知道朱棣北巡的事儿,因此扑了个空。
便在此时,夏浔迈着逍遥步晃了进来,问道:“在说谁啊,啥模样?”
解缙张口结舌,他还是头一回见到夏浔如此声色俱厉地向他发脾气,一时惊住,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口若悬河。
众女看看盆中的小少爷,再看看晃进来的夏浔,爷俩果然一副德性,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洗三朝”源于一个民间传说,说是小孩子都是送子娘娘送的,孩子出生第三天,娘娘会亲临人间探望,如果有见婴儿家不从或不敬,就会受到惩罚,所以家有新生子,都要洗三朝。
一位遭皇帝贬谪的宰相,在皇帝不在京城期间,跑去拜谒太子,就为了不咸不淡地聊点闲嗑……
杨家洗三朝不用像普通民家一样忙碌,像清扫房屋、焚点香烛,宰杀鸡鸭、备好鸡蛋……这些事情都有下人去做。用艾叶、菖蒲、金银花、樟树叶、紫苏、雄黄等物煮沸的水,也有下人准备,茗儿和几位夫人只需要等水温了,把小宝宝放进木盆,给他舒舒服服地洗个澡。
结果,解缙当然没有什么要事。他是回京送信来的,他也知道是否接受陈季扩投降,必须得由皇帝来拍板,他来求见太子,只是因为多日不见,故而登门拜谒,叙叙旧而已。
新生儿的名字是夏浔给他起的,既然他大哥已蒙皇帝赐名杨怀远,夏浔就用这个怀字做了辈字,给二儿子取名为杨怀至。杨怀至长得很壮实,茗儿是十七生孕,自己还稚嫩的很呢,小荻产子时放在现代也是个成熟的女子了,所以儿子非常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