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那惹祸的一张臭嘴
茗儿轻轻叹了口气,不复再言。
……
茗儿柔柔一叹,说道:“只是,以这个人的性情来说,骤然失意,恐怕心中不甚舒坦。他本来就是个恃才傲物的性子,这一次又不曾犯了什么错,心中不平,恐不服气。相公一番苦心,他未必理解。”
夏浔虽优哉游哉地在乡下避暑,但是发生在京里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
夏浔轻轻哼了一声,沉声道:“一篇文章,不像一加一等于二,绝无第二种答案。相差不甚悬殊的文章,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硬要说他选的如何合理,却也不然,这东西,每个人看的角度各有不同,人家指摘他,正是早已料到了这一点,说不清!
夏浔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对此很是赞同,反正无伤大雅的事情,既然夏浔大表赞同,茗儿和谢谢也就不为己甚了,至于其他几女,大多出身贫寒小户人家,对此更无异议。
再者,昔日南北榜案,太祖皇帝可是将上榜举子和落榜举子的文章全都贴了出去,以证明朝廷尚未循私的,饶是如此,主考刘三吾还不是发配戍边,诸多考官人头落地?盖因这已不是事情本身的是与非、对与错,而是朝廷在人心向背、在利益得失面前的取与舍!解缙不是小孩子了,若他连这也悟不透,他就真的不配居此高位了。”
杨怀远答应一声,对那小黄狗道:“猫猫,我们走!”
夏浔顺手折下一枝樱桃,脱了鞋子,也在凉席上坐下,提起瓮来漱洗了一下那红彤彤的樱桃,拈起一粒送到茗儿嘴边。茗儿嫣然一笑,就着丈夫的手将樱桃吃了,柔声问道:“看相公神色如此平和,想来那解缙已是有惊无险了?”
夏浔翻个白眼儿,无奈地道:“我的傻儿子,这是狗,不是猫!”
茗儿正在竹下抚琴,一见丈夫走来,她双手轻轻一按,止了琴音,扬起妙眸向丈夫望来。
杨怀远奶声奶气地道:“人家才不傻呢,人家知道这是小狗狗,可它的名字叫猫猫啊。”
三户人家也都有年纪不大的儿童,主人一家到了,小孩子们自然就玩到了一起。小孩子眼中阶级之分还不太严重,虽得了父母再三嘱咐,万万不可惹得小小姐、小少爷生气,但是在他们面前却并没有敬畏躲避的感觉,而这恰恰让杨家几位小姐少爷觉得从容自在,因此主仆家的小孩子整日玩在一起,抓蜻蜓斗蟋蟀,玩的不亦乐乎。
茗儿黛眉微微一蹙,说道:“只是,相公虽为救他才故意置身事外,他却未必理解,若他不知相公用意,难免心生怨怼,相公自己不能送他出京,是否应该遣人秘密奉上一份程仪,对他说明相公的苦心?”
又是一年好时节,夏浔一家人来此度假,与上一次不同,家里添丁进口,而且马上还要继续添丁进口,一家人喜气洋洋。这幢别院,平素也只有从当地找的三户人家聘为家仆,照料整个庄院。这三户人家在侧厢跨院里住着,还养了些鸡鸭鹅类等家禽。好在夏浔这处别院本来就是山居风格,养了这家禽倒更有野趣。
夏浔略一思索,摇头道:“才学,可以向人学,可以向书中学,这人情世故,却须他自己揣摩体会。如果事事替他想在头里,他永远也悟不到做人的道理。且由他去,纵然他现在还不悔悟,多碰几个钉子,才会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他堂堂内阁首辅,人缘混到这个份儿上,都是别人嫉贤妒能?我看,是该挫挫他的锐气了。”
慈姥山下,杨家别院。
这棵樱桃树是当年夏浔和茗儿手植的,被茗儿视做两人订情的信物,因此府中下人格外注意照料,松土、施肥、捉虫、剪枝,最用工夫,如今这棵樱桃树每年都可结出累累硕果。因为沉重,微风吹着,只能让那树枝轻轻摇曳几下,那一枝枝樱树枝上,沉甸甸的尽是一颗颗红樱桃,看着煞是喜人。
茗儿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夏浔却是哑口无语。
一丛修竹下,旁边不远就是一棵樱桃树。
两夫妻说笑了一阵子女的事情,又谈回解缙身上,夏浔道:“陈瑛没想到我们根本不接招,过犹不及,便弄巧成拙了。皇上已下旨,贬解缙为广西布政司右参议。呵呵,当初,他被贬为兰州一卫吏,还不是重回庙堂,高居首辅?此番到了广西,事情还大有可为。”
此刻,费贺炜刚刚赶来,把京里最新进展的情况向他做了一番禀报,夏浔听了只是点点头,未做任何指示,返身回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