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三位大人
作为一个异域番邦小国,山后国的贡物还是比较丰富的,计有彩绘织物十匹,南海沉香木屏风一对、绘画五幅、螺钿五爪龙漆瓶一对,另有紫金十锭。
这上竖与尚书谐音,黄真听了更是乐不可支,只是拍手大笑。
市舶司一见对方的身份竟是异国王子和王妃,代表该国国王朝觐本国天子的,却也不敢怠慢,连忙就迎进了驿馆,验收他们带来朝觐皇帝的货物,拉出清单之后,便飞骑呈报京师,同时安排山后国的王子、王子妃及其一众从员们住下。
“这个老家伙,捡笑来的么?”
市舶司的人打开一看,只见上边花花绿绿的图案中,用汉字写着国书的内容,大意就是琉球山后国的王太子殿下与王妃娘娘奉国王之命联袂来中原,向中国天子朝觐献礼云云。
在来双屿途中,谢谢的月事已经净了,两个人就在飘摇的大海波涛之上,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要说夏浔这两位娘子,彭梓祺的第一次是在漫天大雪中,平峦山川下;谢雨霏的第一次,却在长风万里下、万顷波涛中,一山一水,一风一雪,当真是好一场风花雪月,好一副山水美景。
茹瑺不是礼部尚书,他是朱允炆临时抓壮丁,抓来兼差的。因为朝廷前些日子在北方平叛,弄得一团糜烂,所以秋闱科考的时间也往后延了些时日,如今“济南大捷”的消息传回来,朝廷上松了口气,科考才正式开始,礼部尚书因为正在主持科考脱不得身,所以只来了个侍郎,朱允炆担心规格还不够高,于是又饶上一个茹尚书。
夏浔可是谢谢的男人,且不说他要是刮了胡子会不会更容易被人辨认出来,光是让他娘声女气的扮一个公公,谢谢也是不乐意的。
三位大人都是文人,彼此很谈得来,他们坐在长亭下,一边等着两国使者赶来,一边吟诗作赋,自得其乐。
太监?当然不可能。
茹瑺瞪了黄真一言,不动声色地道:“咳,似乎也可以这么分辨,狼么,是吃肉的,而狗则不同,遇肉吃肉,遇屎吃屎!”
不过,这一天,远远的来了一条大船,夹在许多大小商船中,靠了岸一经检查,既没有关防也没有斟合,市舶司的人马上警惕起来,就欲连船带货一起扣下,这时岸上才下来客人,竟尔拿出一封国书来。
这句话一出口,孟侍郎也大笑起来,捧腹道:“好,好一个御使吃屎,哈哈哈……”
福州的晋安河是宋朝时候挖掘出来的一条护城河,这条河蜿蜒东去直通大海,南洋一带的商船都是经由这条河直接驶到福州城下的乐游桥码头,在这里登岸卸货,通关勘合。
黄真一听,顿时窘起来,可他转了半天脑筋,已经想不出什么俏皮话儿能调侃他们了,就在这时,只见前边两条岔路上各自出现一支队伍,黄真松了口气,连忙站起来,一本正经地道:“咳,两位大人,日本、山后,两国使者到了!”
三人正聊着,忽地一条大黄狗从前边野地里一窜而过,茹瑺见了顿时起了促狭的主意,便向那在野草丛中窜跑,身形隐隐绰绰的大狗一指,抚须笑道:“二位请看,是狼是狗啊?”
按照琉球官制,一品王亲彩织冠,二品紫帽是勋官;三品为始至七品,共戴黄帽赴朝端;八九品官并杂职,总是红帽一样看;惟有小吏戴绿帽,平民青帽制不刋。所以,一脸大胡子、憨态可掬的承直郎寻夏是青袍黄帽,除了他,其他小吏个个都是穿蓝袍、戴绿帽。
孟侍郎扭头向草丛中看去,一旁御使黄真却已开怀大笑起来,他已听出茹尚书这是以谐音调侃孟浮生:“是狼是狗?侍郎是狗么!”
山后国王子叫贺天羊,王妃叫萍女,两个人的打扮颇有唐风遗韵,但是已经改了许多,非常接近大明服饰了。此外他们还有男女随从十余人,其中只有一名是随行官员,叫寻夏,官任山后国承直郎、仪卫使。
孟侍郎听见黄真大笑,登时也明白过来,他又好笑又好气,微微思忖一下,便笑吟吟地反唇相讥道:“狼尾硬,狗尾短,故而……下官以为,观其尾,便可知道:下垂是狼,上竖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