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增寿用谋
张玉道:“殿下,耿炳文不是易与之辈,此番若非是文轩制造机会,殿下善用机谋,耿炳文怎能轻易落败?如今我军兵马疲惫,真定城一时取之不下,便该果断放手,否则待吴杰、吴高两路大军赶到,耿炳文重施故技,步步为营,迫我决战,那时已经取得的战果也将毁于一旦,因此,末将也以为……当退。”
徐增寿正在暗暗发愁,忽地瞟见李景隆这位三军主帅,心中不由一动:“说不定,可以在这小子身上下下工夫!”想到这里,徐增寿便藉故留了下来。
朱棣仍有些不舍,又问道:“士弘以为,我们不能一鼓作气拿下真定么?须知,如果我们能攻下真定,那将是对朝廷的沉重打击,若是一战功成,本王必声势大振,观望诸王说不定也要易帜来投,这是扭转局势的关键所在啊。本王……实在不忍就此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徐增寿和李景隆本是密友,送走了朱允炆,李景隆便对徐增寿得意洋洋地吹嘘唏道:“三哥,你看我这三军将士,调教的可还中用么?”
朱棣待众将到齐,立即开门见山地说明了眼下进退两难的困顿局面,众将一时都沉默不已,半晌,朱能方道:“依末将之见,耿炳文先失一局,现在他是断然不肯再放弃真定的,我们粮草有限,兵马也有限,强攻不得,不如暂时退却,整军备战。”
众将听了都笑起来,帐中气氛顿时轻松下来,夏浔笑道:“是,那卑职就说说自己的看法。殿下一战大捷,士气已振,军心已定,咱们已经有了与朝廷周旋的本钱,现在着急的是朝廷了,咱们何必孤注一掷于真定城下呢?须知取下一座真定城,并不代表就是朝廷满盘皆输。
朱允炆并不懂得行伍中的事情,他装模作样的看了一阵,一开始还觉得挺新奇的,过了一阵儿就觉得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在那里舞枪弄棒的好生无聊,还是和方先生侃侃春秋典制、上古年间比较有趣,于是便要摆驾回宫。
朱棣莞尔道:“正所谓兼听则明,文轩尽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本王要你参与军机,可没想让你当徐庶。”
临行之际,朱允炆站在点将台上,对李景隆殷殷嘱咐道:“九江啊,朕拜你为讨逆大将军,你可一定要为朕争气。待你出师之日,朕将祭天与南郊,亲自为你钦行于此,你要奋勇除奸,勿负朕之重望,朕在这里,先祝你马到功成!”
夏浔咳嗽一声,向朱棣问道。
徐增寿撇嘴道:“有什么了不起,要是让我大哥带兵,或者让我带兵,不见得就比你带的兵差。”
“诸位将军,我军攻城数日不下,耿炳文久经沙场,吃了一次大亏后已经学精了,欲用奇兵恐难得手,若以正兵相合,我们一是不能久战,二是禁不起这样的伤亡,诸位将军有何计议?”
李景隆全身甲胄,不能行全礼,便双手抱拳,慷慨激昂地道:“臣必剖肝沥胆,诛除燕逆,不负陛下厚望!”
“咳!殿下,卑职可以说几句话么?”
朱允炆微笑点头,满意而去,随他前来阅兵的徐增寿虽然对李景隆的练兵之法不以为然,不过眼见那军伍气势,也是暗暗揪心。
“这个……”朱棣有些犹豫起来。
朝廷要增兵二十五万,集五十万大军之众攻打北平,大姐夫只有那么一点人,这仗可怎么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