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 第215章 八略难行

第215章 八略难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可是,楚米帮的实力本不在双屿帮之下,现在又得陈祖义之助,双屿帮难与他们抗衡,卑职打听到消息说,双屿帮正在与陈祖义谈判,似有答应入伙的意思,只是现在双屿帮不想献出双屿岛,而陈祖义对双屿又志在必得,他似也知道双屿帮答应入伙大有敷衍之意,因此始终不肯放弃双屿岛,因为这,双方还在僵持。不过,以卑职看来,陈祖义兵临城下,双屿帮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或许,他们很快就会妥协。”

好在,李景隆不断地向各级官吏施加压力,处罚了几个办事不力的乡绅保甲,并且通报整个杭州府之后,下面的人突然来了一个大变样,各级官吏士绅全都积极起来,收缴的违限船只越来越多,港口码头都快堆不下了,而地方上的保甲制、连坐制也让乡里百姓之间彼此监视,控制严密起来,很少听到有人再与海盗私相勾结的消息了。

这句话促使李景隆下定了决心,他站住身子,一指夏浔道:“本国公上承皇命,剿匪心切。双屿帮既无大恶,或可令之将功赎罪。你马上与双屿帮群盗联络,商量个办法出来,联手铲除楚米帮、陈祖义,条件么,本国公答应他们,对他们窃据海岛、走私贩货之不法行为,不予深究!”

李景隆的靖海方略推行得不大顺利,地方上的官员、乡镇里的士绅、乃至街坊中的保甲里正们都有点阳奉阴违的意思,倒是卫所练兵这方面比较顺利,毕竟军队要比地方上纪律严明一些,易于管理。可地方上的各项梳理不能尽快进行下去,就无法切断民间百姓与海盗们的联系,仅靠卫所官兵出海剿寇,成功清剿海盗的希望不大,在海上,可比在大草原上对付草原部落更困难百倍,大炮打蚊子,有劲儿没处使。

正抓心挠肝的当口儿,侍卫来报,杨旭杨总旗来了。

军队乱了,如何出海剿匪?

李景隆这一回没有横挑鼻子竖挑眼地找夏浔的毛病,他打量夏浔很久,说道:“上一次,你对本国公讲,双屿岛群盗欲以开海通商为条件,与我们联手对付楚米帮和陈祖义,这是双屿岛盗首的意思么?”

一定是有人想利用这种手段破坏靖海方略的实施,而卫所中牵头闹事的兵丁,十有八九就是那些与海盗联系密切,甚至为其耳目的人。他把自己的分析告诉了李景隆,然后赶到杭州卫,想顺藤摸瓜,利用这件事,揪出那些暗中闹事的不法分子。

夏浔岂会蠢得自留把柄于他,欠身道:“回国公,卑职是锦衣卫中人,寻踪匿迹,探听消息,本是卑职所长,所以能从与双屿岛关系密切的海民口中探得他们意向,卑职却是不曾直接与双屿海盗打过交道的,这些海民渔人所言是真是假,如今尚难以判断,当日卑职向国公提起,也只是供国公参考之用。”

要知道沿海卫所招纳的官兵都是当地的渔民子弟、沿海百姓家的壮丁,一家的主要劳动力,现在父母妻儿生计无着,他们当然不能安心当兵,杭州卫都指挥等官员忧心忡忡,不断跑来向李景隆诉苦,针对这种情形,铁铉果断判断:有人搞鬼。

李景隆有些失望地唔了一声,站起身在厅中徐徐踱着步子,沉吟半晌又道:“你这几天,打探了些什么消息,如今双屿岛情形如何?”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半个月,卫所方面就开始反映士兵们无心操练,私下交结,有军心不稳的迹象。细一打听,却是因为这些卫所官兵家中生计无着,他们陆续收到家里的消息,纷纷要求提前发下军饷接济家里,有的还变着法儿告假,偷着跑回去帮家里种地打渔去了。

夏浔抱拳道:“楚米帮已效忠于陈祖义,欲一统东海,为陈祖义踏足陆地,争霸中原打下基础。这双屿岛距杭州府最近,相去不过百余里,是一个天然良港,最恰当的桥头堡,所以陈祖义志在必得。但东屿群岛与陈祖义之流并非一路货色,东屿群盗以走私为主,与沿海百姓关系密切,许多盗伙就是家境贫困的沿海渔民,所以不愿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陈祖义、楚米帮为伍。

听到不断报送上来的好消息,李景隆开始自鸣得意起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