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刹那灵机
他自嘲地一笑,又道:“文轩呐,你可知道,你赢了官司,却输了朕的信任!”
朱棣沉默了许久,这一次真的是许久,一滴冷汗渐渐自夏浔鬓边渗出,缓缓滴了下来。
御使台多位御使上书,有人说案情大白于天下,朱图、陈郁南立即服毒自尽,其构陷辅国公之动机不明,恐有幕后元凶授意,请求皇上严查。
这时,朱棣终于说话了:“妙锦快生产了,你为朕奔波四方,忙碌天下,以致于先后几个孩子出生,你都无法守在身边,这件事……朕其实一直都记着的。这一次,难得你在京里,回府去吧,好生歇养歇养,尽一尽为人父、为人夫的责任!”
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薛禄上书陈情,说据他所知,那裘婆婆、唐赛儿确实是手段高明的戏子,在山东府内很有名,薛禄为父庆寿,还曾请这戏班子过府表演,甚受乡民欢迎,大家都知那是戏法儿,并无人视其如妖术邪法,也未见她们有装神弄鬼,蛊惑乡民之举止。
“谢……主隆恩!”
夏浔顿首道:“是!臣有罪!”
朱棣轻轻叩着书案,忽然道:“朕喜欢看戏,尤其喜欢看神怪戏,三司会审这出戏,比那神怪戏还要精彩,哈哈,哈哈……”
朱棣徐徐地道:“这可奇了,你有何罪?”
“徐泽亨病体虚弱,激忿高呼,吐血身亡,朱图、陈郁南见事机败露,当即败服自尽……”
夏浔道:“自身正,才能自身净。如果臣能约束好亲眷、家人,就算有人纯心对付,又哪来的把柄可抓?蒲台林家是不是白莲教,臣不敢为之作保,可他们勾结清水泊大盗石松,明为士绅,实为水寇,却是事实。就是这样一个大盗,却是彭家的座上客,臣真的冤枉么?
青州府的奏章,说青州府在齐王爷和山东府三司分司的管理下,地方上政务清明,百姓们安居乐业,近年来还多次严厉打击不法之徒,市井间一片祥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境内一向安宁,彭家庄在地方上也从无不法行迹云云……
夏浔绷紧的身子突然松弛下来,一刹那,竟有一种脱力的感觉。
山东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联名上奏,并附蒲台县的证词,说山东府勤于政事,早年间虽也有些白莲余孽,但是在洪武爷的时候经过严厉清剿,白莲教匪已销声匿迹,确乎多年不曾有所行迹。
目视着夏浔消失的殿门口,怔忡半晌,朱棣用自语般的语气道:“狗儿,你是不是有些奇怪,朕为什么没等三保回来,听到他的禀报,便勒令陈瑛迅速结案?因为……朕根本不相信,杨旭有反意!”
朱棣面前奏章一堆:
这些奏章有前两天送来的,有今天呈上的,每一份封奏后面都代表着一个人或者一股势力的倾向、意图和利益。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臣觉得,一点也不冤!我朝连坐之法,反叛大罪,虽是邻居、保甲、里长,尚不能免罪,何况是臣的至亲!臣丈人家里,虽经臣劝诫引导,渐行善路,可是积习旧弊一时难以根除,结交的三教九流,复杂无比。
纪纲上书请罪,言疏于管理,致使手下胆大妄为,诬告国公,请求处治,同时自辩自己只是纳了常英林的表妹为妾,彼此关系一向疏远,并无亲密往来,更不曾收受贿赂,肯请皇上明查。都察院的奏报、大理寺和刑部的奏报、内阁大学士解缙的弹劾……
彭家,是臣的丈人家,臣身为国公,食朝廷俸禄,蒙皇上宠信,却不能约束家人,误交匪类,臣并非全无耳闻,可臣心怀侥幸,一直未予重视。这几天来,臣反躬自省,深觉愧对皇上的信任和恩情。臣以为,锦衣卫纵然举报不确,却也不是无中生有,不能因为白莲教一事不确,就忽略了彭家结交匪类的罪名。臣向皇上自请处分,修身及家,潜思己过!”
又有御使上奏,赤裸裸地指出,湖州知府常英林贪墨府库、鱼肉百姓,是被辅国公杨旭和都察院御使俞吉察办的,此前曾有人弹劾纪纲收受常英林贿赂,且与常英林是姻亲,因此构陷国公一案,纪纲有重大嫌疑,请求皇上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