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 第402章 再入金陵

第402章 再入金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两个小二听了不敢再言语,嗫嗫嚅嚅的好不情愿。那小校四下一看,也没甚么搜罗的,搜罗到外围,一共也没抓到几个壮丁,如果拆房子,这大梁少不得自己也要去扛,这么热的天、这么远的路,那可够要命的,便用刀指挥着两个店伙计道:“烧了烧了,马上把这酒楼烧了,跟着我们回城!”

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为父母;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勋戚、武将、皇室,这三支强大的力量都被朱允炆伤透了心,他唯一重视的就是文臣,可文臣们这时候能起的作用实在有限,听了诸王的回报,朱允炆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恐惧,在金殿上便放声恸哭起来。

两个店伙儿在官兵的逼迫下,被迫引燃了酒楼,跟着他们向金陵城走去。这一路过来,官兵已经抓了些准备逃难的百姓,回去的路上,又截住了些跑得晚的人,此时十三城门洞开,只管往里抓人,那两个伙计混在这些百姓中顺利地进了金陵城。

朱允炆这几年还真是对不住这些人,皇帝手下那么多将领不战即降,他们都是因为怕死么?这才立国三十年,很多军中将领都是百战沙场累功升迁上来的,哪有一个怕死的?仍在各地的藩王迄今不见一个来勤王,不管是燕王弱小的时候,还是如今气焰熏天的时候,从始至终就没有一位藩王站出来响应皇帝,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一进城门,两人便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目中都有微微的笑意,他们是夏浔和纪纲!

“嗯?”

汝辈是何辈?首倡削藩的是黄子澄、齐泰,现在都不在京里,另一个急先锋是方孝孺,听到皇上这句话,方孝孺可有些吃不住劲儿了,他站在文臣班首,往对面一看,正看见李景隆站在那儿,神情悠闲,怡然自得,不禁怒由心生。

那小校把眼一瞪,另一个汉子忙赔笑道:“我们……我们只是搜罗了些家活什儿,抵作工钱的。”

朱允炆双泪长流,瞪着方孝孺,顿足恨声道:“事出汝辈,而今皆要弃朕而去了吗?”

小校看了看两人背得包袱,用刀背敲了敲,叮当作响,竟是锅子、菜刀一类的东西,他又看看二人体形,说道:“不错,身强力壮的,你们别到处乱跑了,皇上有旨,金陵外围百姓全部内迁,固守金陵城,你们两个,跟我们走,回去守城。”

议和派铩羽而归了,诸王议和又是铩羽而归,这一次不断铩羽而归,而且诸王被朱棣的手足之情打动,仔细想想,这几年来他们在京城里夹着尾巴做人,如果不是皇帝忙于收拾燕王,难说他们不会早被安个莫须有的罪名投进了大狱,所以这一遭劝和,不但没有打动朱棣,反而让他们悄悄地站到了朱棣一边。

城中到处是人,拥塞不堪一片混乱,趁着这阵子乱,两个人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朱棣气势汹汹,直逼金陵而来,朱允炆思来想去,只有那一招既是缓兵之计、又可以坐实了燕王实乃篡逆的“分天下”的招数,可是面对朱允炆的出招,朱棣也是只有一招奉还:“不要天下,俺要奸臣!”

朱允炆是个没主意的人,这些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个听着都有些道理,朱允炆彷徨无措,想找个自己最亲信的臣子问个准主意,可是闪目望去,面前只杵着一个方孝孺,那齐泰、黄子澄早就派了人去召他们还京,居然到现在还未赶到,一股怨气油然而生。

“啊?”

浙江籍的官员刚说完,又有湖湘籍的官员劝皇帝逃到湖湘荆楚一带,那里现在有位宁王,宁王也是一位善战的王爷,只是……自从宁王遵从圣旨被改封荆州之后,只给了他三百个卫兵,一直安分守己,在那儿栽花养草,如今情势危急,不如退往湖湘,把兵马交予宁王,请宁王出马,以藩王制藩王。

两个小二一听骇得魂不附体,连声乞求,那小校哪里由得他们哀求,厉喝道:“胆敢不遵圣旨,概以乱匪同党论处,信不信我一刀砍了你们。”

众官员见皇帝如此失态,终于有些动容了。便有官员出班献计,劝皇上逃到四川去,他的理由是,凭借天府之国的险要地势和粮米的充足,足以与燕王再战;但是马上就有人反对,提出应当逃到浙东去,因为皇上继位之初,便削减了浙东税赋,甚得那里地主豪强的拥戴,那里又是大多数文官的故乡,根基牢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