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 第375章 如有神助

第375章 如有神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黄子澄张了张嘴,终是没有再言。

二人先派探马去探燕军营中虚实,得到的消息果然如逃难百姓所说,二人大喜,立即领兵出城,奇袭燕王大营。朱棣的秘探早在监视吴杰和平安的动静,一见二人中计,朱棣大喜,立即集结队伍,迎面扑去,等到吴杰和平安发现中计,已经退不得了。

齐泰又道:“孝直先生一人在朝中,独木难支,必得寻一强大助力。陈尚书为先生之子保媒,魏国公那里已经意动。我等离开之后,先生务必尽快与中山王府定下亲事,只有姻缘一定,得到中山王府一派的支持,先生就能继续把持朝纲,免为奸人所乘!”

平安和吴杰把几个逃难的百姓叫进帐中仔细盘问一番,确认他们的身份无疑,不禁动了心思。这两人自认本领、战功和资历都在盛庸之上,现在却受盛庸辖制,心中颇为不服,极想立一桩大功劳,眼下燕王军中既然缺粮,军心士气必然颓丧,又因各营官兵四处搜粮,营中必然空虚,二人便起了贪功的念头。

方孝孺郑重地道:“逊志必全力以赴!”

方孝孺目光一闪,忙问道:“尚礼计将安出?”

对坐良久,吴杰忽然说道:“盛庸做得,我们便做不得吗?”

齐泰慨然道:“我主军事,以行主政事,国家落得如此局面,我们二人难辞其咎,所以,我们两人要主动上书请罪,包揽下全部罪责,如此,便可保得孝直先生仍然留在朝堂。”

平安浴血厮杀,和吴杰逃回真定城去,再一点检兵马,结果比盛庸还惨,两人只这一战就或死或俘,折损了十万兵马。他二人原本是为了和盛庸争功,不想却有这番惨败,不由得心中惶惶,不知该如何对皇上解说。

方孝孺一听霍然立起:“尚礼,不可!”

朱棣大败盛庸,盛庸退守德州,龟缩不出,平安和吴杰便也逃回真定,据城坚守,不肯出战了。见此情景,朱棣又生一计,他命手下士卒四散出营,到处搜集粮草,做足了声势。逃难的百姓逃进真定城后,纷纷说起燕王粮草将尽,官兵各自离营去寻粮草的事,一时间众口烁金。

这一路铁骑都是燕山三护卫中的精锐,悍不畏死,奋勇争先,堪堪杀到望楼下面,平安无奈,只得弃了望楼上马作战,那望楼最终被这队死士猛挥大斧硬生生砍倒,平安所部兵马失去了“千里眼”,最终也被燕军狂潮所淹没。

齐泰按住他道:“孝直先生不要推辞,我等受奸臣谗言以及利欲熏心之辈的排挤,偏有把柄在人手上,现在不能不做个姿态出来,只要有你在朝中,我们便有再出头的一天,怕甚么。只是我二人离开以后,皇上面前就只剩下孝直先生一个人了,江山社稷和我们的皇上,都要拜托给孝直先生了。”

于是朱棣三面佯攻,一面主攻,偏偏他军中多骑卒,哪一面佯攻哪一面实攻可以依据敌营中变化随时而变化,这一来吴杰防不胜防,战了半日,大阵便被突破,杀到后来,只剩下平安一部兵马还能勉强支撑。朱棣见平安在军中立一望楼,从望楼上居高临下随时应变,便组织一队死士,强行冲入平安军中,也不恋战,只是杀向望楼。

方孝孺见他说的郑重,不敢再推辞,只是站起身来,向他们肃然一揖:“逊志必不负所托!”

两条腿如何跑得过四条腿?这时退却无异于送死,吴杰果断下令结阵自保,朱棣一见吴杰结的是四方阵,不禁大笑道:“吴杰用兵老成,擅守城,不擅野战呐,四方阵四面受敌,岂能取胜?本以只消以兵马攻其一隅,一隅败,则其余自溃矣!”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