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 第316章 极品李景隆

第316章 极品李景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燕王在北平起兵靖难时曾经发布过一篇檄文,朝廷方面也有方孝孺执笔做出了对应的檄文宣传,可是坦率地讲,虽然方孝孺被文人骚客们吹捧为当代大儒,但是他的文章写的中规中矩,毫无殊丽出彩之处,这一点从方孝孺替朱允炆草拟的那些诏书、文告上就能看出来,对偶工整,骈散得宜,但是字句内容平淡中庸,好像一位冬烘先生写的八股。

好钢用在刀刃上,朱棣以朵颜三卫的骑兵为先锋,亲自率领这支尖刀骑兵杀向明军大营。其实燕军与明军陈晖部交锋的时候,其后数座大营的明军已经得到警讯,奈何此时情形与当初燕军里应外合破了耿炳文的地字营、从而马踏连营时相仿,李景隆排兵布阵还不及耿炳文呢,这一座座连营扎起来,如果抵挡已经破阵而入的燕军?

反观燕王朱棣那篇檄文虽然不太讲究文体标准,却是指斥挥遒,诉得苦不堪言、骂得痛快淋漓,给朱棣在朝野间争取了不少印象分,因此从那以后,朝廷方面利用掌握着地方官府的优势,对燕王这方面的消息进行了严密封锁,现在无论朝野都很难得到有关燕王这边的消息了。

陈晖所部惊见燕军如从天降,仓惶跑回营中牵马套鞍,一通忙碌,燕军骑兵率先过河,速度何等快捷,不等他们准备妥当便一阵风般冲营而过,后边步卒如同一团团兵蚊,浩浩荡荡,把陈晖的两万兵马淹没在燕王的大军当中,居然没有阻碍燕军行进的速度。

可是这一次,燕王利用南军的俘兵,把他的声音再一次传递到了南方。这一篇檄文,有情、有理、有据,实难想象这些打了败仗如惊弓之鸟的兵卒一旦逃回故乡,或者被李景隆重新网罗到旗下,又揣着这么一封信,会给朝廷的军心士气造成一种什么影响。

朱权这封檄文,比他四哥朱棣写的更好。

如果李景隆不是贪图入城首功,瞿能顺利破城,此刻该是燕王在北平城下,望着城头飘扬的李字大旗黯然泪下吧,可惜,大局已定,没有如果了。

“我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末乱离,群雄角逐,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身被创痍,勤劳艰难,危苦甚矣。然后平定天下,立纲陈纪,建万世之基。封建诸子,巩固天下,如盘石之安,夙夜图治,兢兢业业,不敢怠遑。

而这恰恰是李景隆所欠缺的,同时他的军队缺衣少粮,久攻北平不下士气又低迷,最最糟糕的就是人力有时尽,这七卫官兵可是刚刚来了一段长途拉练,正是腿脚酸软无力的时候,结果一触即溃,一溃即退,一退即散,军不成军,落荒而逃,一时间,明军自相残踏,死伤无数。

不幸我皇考宾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包藏祸心,其机实深。构陷诸王,以撤藩屏,然后大行无忌,而予夺生杀,尽归其手,异日吞噬,有如反掌。且以诸王观之,事无毫发之由,先造无根之衅,扫灭之者,如剃草菅!诸王甘受困辱,甚若舆隶,妻子流离,暴露道路,驱逐穷窘,衣食不给,行道顾之,犹恻然伤心,仁人焉肯如此?

一时之间无处去找木板,燕军便砍伐了许多小树扎成木排,铺到河面上,如此一来,燕王的大军果然顺利通过了白河,大军过河之后便直扑郑村坝,迎面正撞上陈晖的骑兵军团。

一锅粥地逃去的俘兵中,混进了一些人,一些夏浔在兴州立第六军“飞龙密谍”时,亲自从燕王朱棣最精锐、最忠心的燕王三护卫中挑选出来的人,夏浔本人,也要随后南下了,他的战场,在敌后。他能大展拳脚的地方,也在那里!

孤山以北的那条河叫白河,河水湍急,虽已严冬,却是刚刚结冰。燕军尝试过河,结果人马上去,虽然小心翼翼,仍是行不多远,冰面便会裂开,无法通行。夏浔见此情景,忙向燕王建议铺设木板一类的东西,扩大受力面。

朱棣作战一向的习惯,这也是同漠北蒙古人做战养成的习惯,那就是敢打敢冲,一旦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绝不放过,务必尽全力将胜利战果扩大,宜将剩勇追穷寇。因为草原部落几乎是百分百的骑兵队伍,你稍有犹豫,他就逃之夭夭、望尘难及了,所以反应务必要快,行动务必果决。

昔我皇考广求嗣续,惟恐不盛,今奸臣欲绝灭宗室,惟恐不速。我皇考子孙,须几何时,已皆荡尽。我奉藩守分,自信无虞。不意奸臣日夜不忘于怀,彀满以待,遂造显祸,起兵见围,骚动天下,直欲屠戮然后已。古语云:困兽思斗,盖死逮身,诚有所不得已也。

此时,李景隆领着增援张掖门的七卫兵马刚刚怏怏地赶回来。朱棣伫马歇息了,随行于后的张玉却接过了朱棣的接力棒,再度发起了冲锋,堪堪迎上李景隆来来回回跑了四十多里地已经疲惫不堪的大军。

昔者成周隆盛,封建诸侯,缔八百余年之基,及其后世衰微,齐桓、晋文成一匡之功。虽以秦楚之强,不敢加兵于周者,有列国为之屏蔽也。秦废封建,二世而亡,可为明鉴。今不思此,则宁有万乘之主,孤然独立于上,而能久长者乎……”

燕王率领悍不可挡的骑兵一路杀将过去,只杀得冻饿交加,身体活动不开,连平时一半战力都发挥不出来的明军人仰马翻,弃械投降者不计其数,燕王连踹七座营垒,这才因马力疲惫,停止继续冲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