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行刺
朱棣想了想,抓起了御笔……
朱棣仔细地看着,里边不但详细讲述了如何智歼日本沿海海盗的经过,而且还把夏浔巧妙部署,离间三管领,栽赃剑神宫,成功促成敌视大明的执事管领斯波义将垮台,并把象山惨案的幕后元凶织田氏彻底铲除的经过都叙述了一遍。
船在杭州湾登岸了,浙东军政要员在陈暄的率领下赶到码头接迎辅国公和郑和,日本的商船及货物也有专人负责检查、接待。
这是密奏,只有皇帝一人才可以看到的东西,内书房负责分门别类拣选奏章的太监们也无权阅览,这是绕过通政司、内书房直达御前的机密,当杨旭和郑和回京以后,在朝堂上公开复旨奏对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听到这些内容的。
此外,那些铜锡等物则是准备请大明为日本铸币的,急需一个名份、包需扩大自己影响的足利义满对发行带有他的名号或头像的铸币非常感兴趣,夏浔只是提出了这个设想,他就迫不及待地主动提出了条件:十取其三。所需铸材全部由他提供,明国只需返交回全部铸材三成重量的铸币,其余部分作为损耗和报酬。
天朝上国,恩夷抚远,只能以道义服众,阴谋诡计,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
“……是!”
别墅内曲折绮丽,花木掩映,涌绿耸翠,飘香留芳。夏浔和郑和的两幢小楼如展翅的蝴蝶张开的翅膀翩跹相对,两座小楼中间叠石成峰,花木扶疏,小池湛波,亭廊毗接,好一处清幽雅洁的所在。
何天阳钻出车厢,悄悄吐了吐舌头:“我家国公当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定国公府的丫头都被他搞上了!”
夏浔和郑和所在的别墅正对着秀丽的西湖,推开四开的朱漆大门,就能看见湖上风光,站在楼头,就能看见白堤尽头的“平湖秋月”,湖上风光应接不暇,画船游移,笙歌悠扬,水鸟振翅,花蝶蹁跹,宛如人间天堂。
车厢里,夏浔不知想到了甚么,嘴角逸出一丝好看的笑容,他把薄毯拉到腰间,倚着车壁沉沉睡去。
因为大明货物比日本货物普遍要贵,以物易物换来的商品装不满这些商船,他们需要用真金白银来购买大明的奢侈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明金银短缺的问题,金银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得以承认的通用货币,代表着真正的购买力,这种储藏在大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是极受欢迎的。
朱棣看罢会心地一笑,将秘奏放入一个信封封好,加了火漆,木恩立即双手接过,秘奏就此归档,除非某一代皇帝有兴趣要看看以前的秘奏,下了圣旨,这奏章的内容才会解密。否则,人们知道的只有大明使节出使日本,日本国王源道义心存王室,爱君赤诚,思恭思顺,竭力剿匪,并逾越波涛,遣使来贡、经商。其他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
足利义满以盛大的仪式恭送两位上明天使离开,随夏浔一起回国的,还有二十多位日本商人,数十条商船,这是获得了勘合贸易名额的大名们以最快的速度搜集最受大明百姓欢迎的各种商品,压舱石则由一部分金银和铜锡等金属替代了。
“杨旭忠心耿耿,此番使日,居功至伟,浙东之事,朕……也该给他一个最后的交待了!”
夏浔回国了,似乎……给日本带来了一副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孤山上有现成的别墅,这里在南宋时候,曾被宋理宗建成别宫,涵盖了大半座孤山,历经元明战火,毁去了大部分,明初又重建了些庄园,掩映在绿荫丛中,非常美丽。
谨身殿里,永乐皇帝刚刚坐定,就看见一叠奏章最上边一封,赫然摆着一封系着两条黄丝绦的奏章,朱棣扯去黄丝绦打开一看,却是郑和呈上的一封秘奏。
一别数月,重新踏上故土,夏浔似乎也非常兴奋,郑和是滴酒不沾的,就由夏浔代劳,酒到杯干,尽兴而散。当天,夏浔和郑和就住在孤山梅园,以便次日一早再启程赴京。
外面的情形,当然不能等到钦差优哉游哉地回到京城,再让皇帝知道一切,有关出使日本的一切详情,郑和在离开京都之前就已使了亲信星夜送回大明都城金陵了。
杭州城里大摆酒宴,款待两位使节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