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锦衣夜行 > 第669章 行匆匆

第669章 行匆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谢县令三十多岁,身材瘦削、容颜清瘦,看那模样倒是个机灵能干的样子,见了面夏浔也顾不得客套,与他交谈几句,便和谢县令及吴县的一班头头脑脑一边往城里走,一边问起受灾情况。

苏欣晨如今早已成年,出落得愈加美丽,做少妇打扮,而那唐赛儿,业已从当年襁褓中的一个婴儿,长成了一个唇白齿红、眉目如画,粉颊笑靥,人见人爱的小姑娘。

夏浔一行人的船队在接近吴县的地方便停下来,再往前去已经不能行船了,这片区域地势开始渐渐趋高,受灾情况不是特别严重,钦差船队派了人去吴县知会县太爷,不一会儿吴县县令谢新便组织了一批车子,并且亲自赶来迎接钦差。

进了城不急着往县衙里去,夏浔等人先在城里转悠了一阵,这城依着地势,也有高低起伏,那低矮地区,确实还有大量积水,一些商贩划着竹筏子顺水而行,向住户兜售柴米油盐、酱醋食物,不时传出住户与商贩大着嗓门讨价还价的声音。

彭家三教九流的朋友太多了,他们在青州经营数十年,不要说外地,就是本地各行各业都遍地朋友,彭家老太爷办丧事,自然都得来意思一下。外地的朋友同样众多,开车马行、开武馆、搞运输结交下的生意伙伴和江湖朋友;在淮西隶属彭字号山门的香堂、分坛重要弟子;这些年来受过彭家接济、掩护的江湖朋友;还有彭家开始涉足海运和内陆贩动之后生意场上的伙伴……

夏浔这样一说,其他官员也就都换了,众人换了鞋子,又学着夏浔的样子把衣服下摆掖进腰带,袖子也挽起来,总算是利索多了,草鞋不但轻便,还不打滑,走在泥地里速度也快了许多。

这么些客人,不但是三教九流,而且是成千上万,阳谷县的西门庆来了,就连北京的谢传忠都派了人携厚礼参加,可见彭家交游之广阔。彭家老太爷要停灵七七四十九天才出殡,这么充裕的时间给客人们的到来留够了充足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彭梓祺带着女儿一路北来,虽因河水泛滥行路不便,却也不至于行色匆忙的赶不上。

夏浔忍不住笑道:“好!你倒早有准备,草鞋怎么啦?挺好,这样的情形,谁穿着官靴才是神志不清醒呢,来来,给我一双!”

锦衣百户陈郁南扮作行商模样,领着李仁虎、刘林涛、单听、李乐明几个心腹,悄悄地尾随着彭梓祺也到了青州,彭梓祺到了青州片刻不停便去了彭家庄,陈郁南一行人自然不能莽莽撞撞地一直追去彭家庄,就得在青州城里先找个住处。

他们一边说一边走,深一脚浅一脚的,一会儿工夫,夏浔就快迈不动步了。地上十分泥泞,夏浔的官靴一沾了泥,似乎有几十斤重,地面的泥巴又有粘性,所以举步维艰。那谢县令似乎早有准备,一声招呼,一个班头儿就用刀鞘挑了一串儿草鞋过来,那谢县令干笑道:“国公爷,您看……是不是换双鞋子?只是这草鞋……”

却不想青州城里大部分客栈都已经满了,几个人转悠了半天,居然没有找到一处可以落脚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客栈,似乎还有两间空房,陈郁南正觉欣喜,旁边突有人道:“还有两间房?我们要了!”陈郁南闻言不禁大怒!

那谢县令便道:“国公,吴县县城里还好些,不过部分城区一样浸泡在水里,倒塌了一部分房屋,这些受灾人家的百姓,现在都被分散安置在道观僧舍里面,只是县仓存粮有限,而县城周围的村镇受灾却很严重,现在不但粮米涨价,一应必需之物,诸如油盐酱醋、蔬菜甚至柴薪都翻了几倍……”

说话的正是蒲台县的林羽七,陪他一起来的除了两名心腹兄弟,还有当年德州浑堂的小丫头苏欣晨和如今的小丫头唐赛儿,她们昔年曾受过彭家的帮助,如今彭老太爷过世,怎么也该上门来磕个头、上炷香才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