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会州立军
刘真果然上当,当他的探马回报,发现陈亨都督大军返回时,刘真也感到有些古怪,他连忙下令三军就地扎下营盘,又命探马去问询于陈亨,陈亨回复他说,燕军已然潜出关外,现在大宁失守,朱鉴战死,大军不可再仓促冒进,宜返回松亭关再做道理,叫他原地等候,等他到了共同商议对策。
“杨旭,若非你自龙潭虎穴当中救了本王三个儿子回来,本王唯有俯首就戮,怎能起兵靖难?若非你巧妙勾连,从中运筹,本王岂能尽拥大宁八万精兵,致有今日局面?兵者,诡道也,谍报消息,断非小技,用之得当,可抵百万雄师。
陈亨是一名沙场老将,战阵经验极其丰富,他知道,率领大军突然返回,刘真对此不可能不生警觉,想要不伤一兵一卒地诈营恐怕是办不到的,但是要趁其不备予以突袭或者包围却相当容易,于是向三军将士申明自此刻起,全军易帜,改奉燕王旗号之后,立即下令全军沿原路返回,围困刘真的兵马。
本王决定,与五军之外,另立一军,名曰‘飞龙秘谍’,由你任谍军首领,军中将士、精明伶俐者,任你挑选,另有自大宁带来的金珠玉宝无数,尽你取用。敌、我、上、下,无人不可查,本王另许你临机专断之权,凡事,只须向本王一人禀报!”
刘真另领一路兵马逶迤于后,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陈亨的人马会突然倒戈。
张玉和朵颜三卫足足一万八千名骑兵的加入,攻可以成为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追可以彻底瓦解他们的突围,让他们一兵一卒也休想逃回松亭关。两军对峙,尚未交锋,刘真军中士气已泄。
事到如今,一切已尽在他的掌握,松亭关守军将士还能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明旗顺利扯下换上了燕旗,须臾之间,松亭关就掌握在燕王手中了,燕王在大宁闻讯狂喜,兵贵神速,他也不敢在大宁久耽,便扯了那新媳妇上轿般扭扭捏捏的老十七宁王,一齐奔向松亭关,沿途与宁王联名传檄,招降各镇驻兵。
步兵!
燕王有五万人,大宁都司官兵共计八万人,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凑了精骑兵共计五千人,当燕王自松亭关浩浩荡荡杀回关内时,兵力已是出关时的三倍。尤其难得的是,兵种构成中增加了大量的骑兵,其中尤以朵颜三卫更是燕王的杀手锏,两军阵前,大集团军作战,使这样一支犀利无匹的精锐铁骑直扑敌阵,冲溃敌军阵线,对胜败起着异乎寻常的重大作用。
刘真的兵力本来就比陈亨少,陈亨统兵三万,他只一万五千有余,张玉和朵颜三卫一到,以如此优势的兵力,足可以对他们实施严密包围,而守卫松亭关的兵主要是什么兵种?
但是燕王没有急着返回北平,大队人马到了会州时,燕王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在这里休整了三天。三天时间,燕王对自己的近十五万大军进行了整编,原来的左中右三军,正式设立为中、左、右、前、后五军。每军设左右两名副将。
但是这时候得到塞哈智送信的张玉率领燕王麾下全部骑兵和朵颜三卫的骑兵也赶到了,张玉率兵一万五千人,朵颜三卫仓促之间各凑骑卒一千人,合计一万八千人,全部是骑兵,这股生力军一到,万马千军往高岗上一立,对刘真大军心理上的冲击力不言而喻。
都指挥张玉统领中军,以李郑享、何寿为副职;朱能统领左军,以李浚、朱荣为副职;李彬统领右军,以徐理、孟善为副职;徐忠统领前军,以陈文、吴达为副职;房宽统领后军,以和永忠、毛整为副职。像陈亨这样足智多谋,年岁又太长的老将,燕王不舍得他们冲锋陷阵,俱留在燕王行辕,共商大计。
刘真听说燕王已到关外,而且占了大宁,不禁大吃一惊,他原地扎下营盘,一心等候陈亨,结果陈亨的大军一到,马上就对刘真的大营实施了包围。这么大的阵仗,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问题,但是要做出反应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昨天还是友军,今天就成了敌人,这样戏剧性的变化,刘真麾下将士谁能事先想到?陈亨大军的包围圈已初现雏形,刘真军中才意识到不妙。
三军整编,焕然一新,军纪森严,不过只有军中只有极少数人,比如朱能、张玉这样的燕王心腹大将才知道,会州立军,实际上并非只有五军,而是六军,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这支秘密军队的主将正是夏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