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推手
徐皇后有心让丈夫和长子亲近一些,便对朱高炽道:“高炽啊,娘跟媳妇儿说会话,你带瞻基去看看你父皇吧。”
“嗯?”
朱高炽一听,忙道:“父皇正操心国事,儿子还是不要去打扰了吧。”
朱棣苦笑道:“久病……能延年呐,朕不是担心他短寿,是担心他长寿!”
徐皇后又好气又好笑,这儿子料理政事倒也精明,偏偏这时迟钝的很,便道:“你父皇也甚想瞻基,带过去吧,他现在应该在谨身殿,又没外臣在,让孙儿陪他说说话,就当歇脑子了。”
每天,朱高炽夫妇都带着儿子进宫向父母请安问候,不过父亲上朝早,回来的又晚,大多数时候都只是跟母亲聊聊天。前几天因为刚刚进入冬天,小家伙有点不适应,身子有点不适,所以一直没带他来,母后怪想的,今天儿子身子见好,就把他带了来,徐妃一见甚是欢喜,抱着孙儿好一阵稀罕。
朱棣徐徐地道:“高炽从无任何过失,朕如何废其立储的资格?最重要的是,朕若坏了立嫡立长的规矩,恐怕我大明存在一日,皇室子孙就永无宁日了!朕欲立高煦,是虑及眼前,不舍高炽,是虑及后代,唉!家事、国事、天下事;过去事、现在事、未来事……朕为难呐!”
此时,朱瞻基脱了靴子,光着小脚丫正在龙凤床上跑来跑去,搞得凌乱不堪,张氏见了刚刚呵斥两句,就被疼孙子的徐皇后制止了,拉着她坐到榻边,婆媳两个叙着家常。朱高炽则坐在椅上,笑眯眯地喝着茶。
夏浔目光微微一闪,问道:“陛下既然觉得二殿下最好的人选,那么陛下犹豫的是甚么?”
徐皇后看见儿子老老实实坐在那儿,忽地想起近日流于京师的易储传闻来。这大儿子仁厚老实,身体又不好,做娘的便格外疼爱一些,她知道丈夫更偏爱二儿子多些,二儿子也会来事,有事没事的就来见见父亲,说话大大冽冽的,反而更得丈夫喜欢。
朱棣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高炽自幼体态肥胖,无论如何练体节食,都不奏效,朕请郎中给他诊治过,这是一种疾病,并无良药可治。不过,如果你以为朕是担心高炽走在朕的前面,那就错了,大错特错!朕春秋鼎盛,再活个二三十年,总不成问题吧?到那时候,朕的皇孙都已成年了,立高炽为太子,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张氏一听母后吩咐,已经站起身招呼儿子来:“瞻基,过来过来,别跑了,快来穿上靴子,跟你父王去见见皇爷爷,皇爷爷有好吃的点心给你。”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高煦。武功方面,你也知道。高煦很像朕。文治方面,高煦一直没有机会接触罢了,其实高煦即便在军中这四年,也没忘记读书,他的书法豪放大气,自成一格,诗词文章写得也很好,尤其是他几次救朕于万难之境,朕曾含蓄地对他说过,一旦成事,欲立他为太子,如今不好食言啊!”
偏偏这大儿子,老实巴交,眼看着太子之位要被弟弟抢了去,还无知无觉跟没事人儿似的,虽然他秉守孝道,每日进宫请安,可一见了他爹,就木讷少语,除了接受父亲询问,就是接受父亲训示,父子俩搞得跟老师教学生似的,这种过于老成的性格,也难怪丈夫不喜欢。
朱棣捶着腿,说道:“高炽身体不好,如果再过个一二十年,年纪大了,精力就会更加不济,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每日光是奏章就数以千计,连朕都时常觉得吃不消,高炽能照应过来吗?与其如此,不如做个闲散王爷,贻养天年的好。”
“不过……丈夫可是十分喜欢这小孙子的,隔辈儿亲呐!”
夏浔听了不禁愕然,朱棣道:“高炽是朕的儿子,朕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命百岁,可是……一个身体虚弱、时常生病的皇帝,就只能缠绵于病榻,如何治理这万里江山呐?不错,高炽很能干,这四年多他镇守北平,做了许多事,可北平三地一共才巴掌大的地方,而且他还占了年轻的便宜,以后呢?朕不能不考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