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上钩
了解银行家秉姓的张浩,说出这句话时倒是非常自信。
“更何况,法国银行家还有大笔的资金,一直都在寻求着投资渠道,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原则,只接受贷款,拒绝任何投资的原则,他们就占不着便宜,即便占了,也只是利息上的便宜。”
对付那些外国银行家贪婪,张浩自然有他的一些办法。
就在两人说话时,一名随员从别墅的方向走到湖边。
“胡经理,卡尔先生求见!”
“我的目的就是借意大利向德国人施压,如果德国人真不让步,那么我们就直接把意向书变成合同书,至少还省掉一成不是吗?”
“会不会有点冒险?”
“经理,商场如战场,总是需要冒险的!办大钢厂本身就带着风险,购买设备同样也存在着风险!”
虽心里有些飘然,但张浩还不至于认为不会有任何风险,见胡念祖有些犹豫,他连忙又补充了一句。
“经理,谈判桌上从来都是如此,尔虞我诈只是寻常事,卡尔先生不是以私下表示过。他们之所以拒绝让步,有一个原因是同样的价格可以给意大利,但却不可能给东方,曰本人的八幡铁厂设备购买,同样支付了高价。”
一听这话,胡念祖、张浩两人彼此对视一眼,眼中尽是喜意,德国人上钩了!
(未完待续)
“但是意大利人会不会提供信贷支持?”
胡念祖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过去之所以在信贷上未做让步,一方面是警惕,另一方面,他知道这或许是他的最后一道筹码,欧美国家的企业从来都与金融资本密切联系,金融信贷是企业筹码,同样是购买者的筹码。
“钢铁企业,设备购买成本只占四成,钢厂全部建成投产,至少需要1亿银元……”
胡念祖无奈的在心下叹口气,当初在说服陈默然时,他只提到了设备,而未提建成费用,原本他寻思着的以未来浦东之地和产业银行,自然可为钢厂提供部分融资,至于剩余的自然需要外国银行融资,如此一笔巨额融资,本就是一块肥肉。
“任何一位银行家,都不会放弃嘴边的肥肉,或许意大利是个弱国,但并不意味着其银行团没有多余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