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鉴宝秘术 > 第一五九三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第一五九三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个张天元以前不知道,姓黄的和行李的大师也都没告诉他,不过刘大彬却很清楚,他告诉张天元说:“高仿瓷做得再像,也是养不大的儿子。仿第二个,之前的客人就跟你急:‘我花了二三十万元买你的高仿,你怎么还卖给人家?我的就不值钱了’现在我的生意里,最挣钱的都是日用瓷生产,单利小但是批量大;高仿几乎不做了。可就是这样,那鬼面人还是不肯放过我,从这个情况来看,鬼面人走的肯定不是正当的高仿生意,他们是把假的当成真得卖的。”

刘大彬还为一件高仿藏品的所得算过账,一件高仿的明清官窑,目前在西江陶瓷镇的行价为两万至八万元,一般都在境内外拍卖公司拍出,成交价是出厂价的十倍到一百倍

其实这个过程中真正的获利者并不是高仿大师,反而是拍出高仿品的最后一个拥有者。

“那你为什么还要坚持练习这个技术呢?”张天元还是有点不能理解。

“因为喜欢啊。你难道没想过可以复制古人的经典吗?如果一个人可以完美模仿唐伯虎的画作,完美模仿毕加索的画作,相似度达到百分之百,那其实他的水平已经非常接近这些大师了,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模仿的本身,就要求最起码水平要达到这些大师的水准,否则的话只有空有其形,而没有其神。”说到这里,刘大彬就显得非常激动。

其实一些名声在外的高仿大师,还喜欢复制知名作品,因为越是知名作品,越能凸显其技艺精湛、堂堂正正。

张天元认识一个姓黄的高仿大师,甚至还去过这位的家里。

在这个黄姓大师的展厅里,正中央陈列着两件堪称名动天下的瓷器高仿品。一件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一件是“万历五彩鹿纹罐”。前者在2005年英国佳士得拍卖行进行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以1500多万英镑()成交,拍出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价。后者则是帝都故宫博物院的珍稀藏品。

“‘鬼谷子下山’拍出两亿多元。拍卖前在上浦、帝都、香港预展,我去现场看过,还托了熟人,摸了摸真品,把所有信息都记下来,拍卖一成功。我的十件仿品就直接上市,堂堂正正卖的是高仿工艺品,售价是两万八千元一个,一下子全部卖光,最后一件卖到十二万元,现在流通市价已经要二十万元。”姓黄的大师告诉张天元说。

在这位大师的展厅里头,即便不是他亲手制作的“鬼谷子下山”,目前售价也要23900元。

还有一位姓李的大师则仿制过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拍卖的清乾隆官窑花瓶,当时真品以5160万英镑()成交,再次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在拍卖的时候,我们就去观摩过,很多人看不到的细节,我们会注意,所有的照片、尺寸记录都有。现在仿制品在英国已经公开‘上拍’,成交价是五万英镑。”姓李的大师说这话的时候很是坦荡,就跟这会儿刘大彬的表情一样。

但即使是高仿品能卖到几万元至几十万元,在仿制者看来,他们挣的依然是“辛苦钱”。这位姓李的大师做了二十四年的高仿,觉得高仿的成本越来越高。

他告诉张天元说:“真正完全还原古瓷的生产流程和原料成本太高了。比如元青花高仿,以前到山上捡青花料不用钱,现在买一斤成本要一万元。前几年一吨高岭土六百元,现在要八千元,而一吨只能掏出三百斤使用。这些年我做高仿赚了不少钱,但也花了不少钱去研究。比如说宋影青,我会去上浦硅酸盐研究所做分子分析,回来研究配方,回去再测,直到过关……胎体还没做出来,已经花了不少钱。接下来描花、烧制……又是一系列很复杂的流程。”

除了制作艰难之外,高仿行业的一个“潜规则”让高仿者无法批量生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