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一章 马脚
燕国刀币上多铸有一“明”字,故这种刀俗称明刀,较齐刀轻小,通高约13~14厘米。
早期的形体较大,刀背略弯,刀身上宽下窄,通高约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为一字;
中期的形体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
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宽,刀背较直,柄向内屈曲明显,刀重减轻到10克左右,“明”字写成“债”,有人误释为“匽”或“易”。
(未完待续。)
“你们继续清点,我先把玩把玩。”
张天元笑了笑,走到一个箱子跟前,打开之后看了看,箱子里的古钱币已经被分类了。
比如说这个箱子里头,它就没有布币、方孔兄、民国的银币,而是单纯的刀币。
只不过更细致的类别划分就没那么清楚了。
这里头主要就是齐刀、燕刀和赵刀三种,三种刀币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是熟悉的人,一眼看上去就很明了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ixiabook.com" target="_blank">http://m.bixiabook.com</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齐国刀币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是各国刀币中形体最大的。
也有极少数形体较小。
刀柄略带弯曲,刀身正面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齐俆邦长法化”之类的钱文。
值得一提的是,齐刀含铜量是最高的,也是战国刀币之中最精美的一种,存世价值高的也基本都是齐刀。
赵刀的特征是刀身薄而直,又称“直刀”,文字多是“甘丹”、“白人”、“成白”、“白人化”、“甘丹化”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