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五章 靠得还是眼力和知识
其实古玩行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捡漏的神话。
而且这些事儿,很可能就发生在咱们的身边。
前些年,某大街拓宽改造时挖地基,挖出来的耀州窑完整器及残件数量惊人。
一次,一个农民工就挖出了一个耀州窑的梅瓶,15块钱卖给来工地上“捡漏”的人,这件梅瓶后来到了古玩商手里,卖到70多万的高价。
类似现在很多店面里摆放的耀州瓷当时挖出来不下百十余件,大都以几百块钱的价钱卖了,现在每件价值都在十几万元以上。
几天后落难老太太就带了孙子赶路,临走咬牙把随身的一把折扇给了恩人。
没几年,这户家里就剩下了败家子一个人,吃光玩光,家产都抵给了赌场,在别人清点家产那当,这败家子百无聊赖,嫌天气热就顺手拿了一把扇子,哼着歌就走了。
走大街上,没了往日的威风,肚子饿了去饭馆,想押了扇子换碗饭,却被打了出来。
正好遇见进门的一位富商,这富商眼尖,一眼瞅见这破落户手里拿的是湘妃竹扇,要过来打开一看,好家伙,文征明的字。
这富商也不心黑,当场要掏钱买。
还有某工地,一个农民工挖出来不少玉器、瓷器。
有个古玩商路过工地,这个农民工从床底下拿出来一个明代青花的大罐,对他说,这东西我没用,你给我买两盒烟就给你,这个人就以两盒烟换回来这个大罐。
这败家子也不是个浑人,明白东西值钱。
最后俩人找了人掌眼,确确实实是正品,这富商问起扇子来历,知道败家子败完家产,于是便给了他一份生意。
这败家子也明白了人生起伏,便专心事业,终有成就。”
“真是便宜了这败家子儿了。”
欧阳晓丹没好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