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鉴宝秘术 > 第三五八七章 绢画

第三五八七章 绢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我国,用绢作画已有数千年历史。

笔墨上,黄宾虹以重墨细笔勾画树木茅屋,再用墨层逐渐积累,由轻而重,直至浓墨打点,突破了画面墨色的限制,作品一派色渍漫溢、流彩飞扬,色墨浑然一体,令山水意蕴散出别样的魅力。

黄宾虹的中国画,画面染色不多,突出赭石和草绿色的鲜亮,其崇山峻岭,山路曲折,远景苍山之葱茏,近景茅屋之孑然,不落寻常蹊径,笔墨枯润相间,有虚有实,繁而不乱。

2o11春拍,黄宾虹的精品《黄山汤口》以3oo万元起拍,万元成交,估价十倍,并创下黄宾虹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2o12年在香港秋拍上,黄宾虹的一幅《山水轴》以112o万起拍,最终以325o万成交。

这幅画如果是真的,那当真价值不菲啊。

正如宾虹先生之言:“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

近几年文化产业成为了地方经济新的增长因素。

整个书画市场,尤其是花鸟画市场,书画作品正以每年3o%到5o%的涨幅递增,其中真品中的精品的涨幅则还要高得多。

美国经济最好的时候,毕加索的画可以卖到几个亿。

目前投资渠道相对匮乏,这使得大量资金正在进入中国的书画市场。

“大叔,我知道你们说的这个黄宾虹,我父亲那里还有他的作品收藏呢,只是绢画是什么?难道画不都是画在纸上的吗?”

温蒂好奇地问道。

“绢,是一种薄的丝织物,它既是古人华丽服饰的主要材质,也是古时书画作品的重要载体。而在绢上作画,便是绢画。”

张天元解释道。

其实由于各个时代书画家所使用的绢不同,掌握各时代绢的工艺特征以及书画家用绢的习惯,对于鉴定书画作品的时代与真伪有很大帮助。

张天元早就现了,无论是帝都还是锦城,书画拍卖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面孔。

他们出手阔绰。前来拍走书画的买家大多为3o到4o岁的成功人士,但也不乏2o多岁的富二代以及为求投资保值的余钱户。

书画市场正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盛世古玩字画一点都不假。

黄宾虹认为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意境不在外在表现,极力追求“内在美”,他认为国画最高境界就是“有笔墨”。

他的这副《黄宾虹山水画》正是展现其笔墨特色的代表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