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八章 不经意的“值钱”一瞥
觚在西周中期已不是很流行的器物,因此这个时期觚的数量锐减,出土数量并不多。
但是上个世纪在扶风庄白一个窖藏却出土了7件,这对人们认识这种器物至关重要。
其中与旅父乙觚相似的是镂空兽面纹觚、云目纹觚、嵌蚌纹觚和垂鳞纹觚格外引人注目。
特别是垂鳞纹觚的年代已在西周中期偏晚,可见这个时候觚这种器物仍在流行。”
“师父,您刚说这件亚什么觚是陕州出土的?它的名字怎么那么古怪啊?”
又说觞受三升者谓之觚。
实际上古籍对觚、觯与爵之记载颇有混淆之处,如《考工记》: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
而《韩诗》云:二升曰觚。
显然,古籍不仅对于觚的容量解释不尽相同,而且对觚、觯与爵这几种酒器的区别仅从计量上给予界定。
现今考古界所通称之觚,是沿用宋人所制定的旧名,是否即为古籍中的觚,无法证明,因为商周之觚铭文中皆无此名。
刘金宝这家伙,问题还挺多。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考古中发现觚和爵常常配对而出,因此有的学者研究后认为,商周时人们饮酒常常要给酒加温,温酒则用觚,饮酒则用爵。
一般认为,觚当属饮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作用相当于酒杯。
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较为粗矮,圈足部有一‘十’字孔。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细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圈足上无‘十’字孔。
这一时期的觚胎体厚重,器身常饰有蚕纹、饕餮、蕉叶等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