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三章 青铜酒器
自宋以来,大概因为这种器物的造型与匜有点相似的缘故,故人们又多把它称之为匜。
但是,匜和盘为古代盥器,《礼记·内则》:‘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
考古中也发现,盘与匜配合使用,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其组合与时代都与觥的出土情况不相符合。
盘的作用与现代的脸盆相近,匜则像一只瓢。
贵族行礼仪时,往往用匜倒水洗手,用盘承之。
不懂就是不懂,就应该问。
所谓不耻下问,就是如此,不懂装懂那才是好笑。
张天元笑了笑道:“觥这个字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比较生僻,但文物考古界的人们对其并不陌生,收藏界的大多数人也对其略知一二。
《诗经》中就屡见其名,如《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就是指的这种器物。
现在人们约定俗成地把这种器物称作觥,并把它当作酒器。”
这说明匜不属于酒器之列,而是属于盥器之类。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三《说觥》一文中对这两种器物的区别又加以界定,指出,有盖作牛头形的当属于觥,其无盖者为匜。
不仅如此,考古资料发现,觥的铭文自称‘尊彝’,说明这种器物不会是水器匜。
“约定俗成?也就是说这并非就是事实喽?”
刘金宝又问道。
“你这小子果然聪明啊,正如你所言,约定俗成的东西,虽然大家都比较认可,但却未必就是事实。”
张天元解释道:“这东西真正器名是否就可以称为觥,真得是尚不可知。
在比较早的《考古图》和博古图上,均没有觥这个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