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八章 总有人来送宝
我国出土的黑釉瓷以盏为大中,其次有黑釉剔花瓶、罐等。
黑釉剔花主要以瓶、罐为多。
剔花是在已经施釉的器物上进行刻划,其位置主要在瓶、罐的肩腹部,将花枝、花萼用刀剔出。
这件疑似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高32.8厘米,口径6.2厘米,足径9.6厘米。
平唇,短颈,溜肩,肩下渐收,圈足,足根平切。
“可以上手吧?”
张天元问道。
“当然。”
听到了那人的回应,张天元便小心翼翼地将东西拿在了自己手中。
当然他很小心,在这一行,他已经算是个老行家了。
器身剔出五瓣花卉纹,刀法简练,线条流畅,黑釉与黄褐色花纹交相辉映,别具风味。
在我国宋代地层中出土过黑釉剔花四系罐残器,直颈,扁圆腹,圈足外侈,颈肩部设四个对称的环形系,腹部剔出一朵五瓣花卉;
另一件黑釉剔花长颈瓶,颈残,溜肩,腹鼓,圈足,足根较平,腹部剔对称的窗花纹。
通过初步的判断,张天元觉得这很有可能真得是一件南宋吉州窑的黑釉瓷器。
不会犯那种愚蠢的小错误。
吉州窑产品种类繁多,有乳白釉瓷、青釉瓷、黑釉瓷、绿釉瓷、白釉彩绘瓷等,从瓷器品种、釉色、纹饰到装烧技术。
它融合了南、北各窑为一体,并不断创新,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黑釉瓷,其胎土米黄,质地疏松,淘炼不细,釉呈褐色,因釉铁量比其他窑口低,而钛、钾、钙、镁的含量相对要高,故烧成后黑釉泛褐。
黑釉是利用天然色涂料,通过独特的制作、特殊的加工以及复杂的窑变,使釉面呈现出变化万千的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