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推销
这个时候,跟在他身边的跟班已经将一份烫金的拜帖递到了总督府的看门人手中。看门人打开拜帖瞟了一眼,立刻合上了拜帖,对那个男人说:“容先生,总督大人正在客厅等您。您请进。”
对于政治经济学,容闳懂得并不多。不过在王启年很努力的耐着性子给他讲了一番之后,他总算是弄懂了一些,同时也被说服了,真的感到局面危在旦夕了。
1891年5月的一天,一顶小轿停在了天津卫的直隶总督府前,一个穿着西装的六十多岁的手持一支文明杖的男人从轿子里出来,将手杖重重的顿在地上,抬起头来望了望挂在总督府上的金字匾额,微微的摇了摇头,又轻轻地叹了口气。
“北洋的船都已经老旧得不成样子了,完好率还不知道有没有二分之一。如今看看日本的外购军舰的交货时间,考虑到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北洋还是有反应的时间的。比如讲军舰上的老式的大炮换成新的速射炮。虽然靠这个多半还是打不过人家的新军舰,但好歹要强不少。另外,如果你能说服满清的那些傻帽,尽快的做出订购新军舰的决定的话,我们甚至可以为你们建造比日本最新订购的军舰更好的军舰。如果你们缺钱,麦克唐纳创投也可以给你们贷款……”王启年最后这样对容闳说。
“众所周知,清国的男人都会留着长长的辫子。这种习俗和美国差异极大。而在幼童留学生在美国生活的过程中,他们为了能更好的融入美国社会,当然会采用和美国人一样的穿着和发型。这就给他们带来了危险——清国的法律规定,对于任何没有留辫子的男人,都要处以斩首的野蛮的刑罚。满清政府为此,甚至屠杀了数以百万的手无寸铁的平民。原本依照计划,这些留学生准备在预定的回国时间之前的一到两年里开始蓄发,这样等到回国的时候,他们就有一条辫子可以让他们避开这条野蛮残忍的法律。但是满清政府突然下令他们回国,这就使得他们陷入了突如其来的危险中。而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满清政府之所以下令召回留学生,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要惩罚那些敢于在国外违反他们的法律的留学生……”
王启年依旧黑着脸回答说:“自己看后面的东西。”
在当时,某份报纸甚至对于可能的政治迫害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于是容闳就继续看下面的内容,然后又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日本的工业规模和工业水平,甚至财政收入都超过了中国。
这个理由用起来特别方便,因为本来在美国人看来,满清就是野蛮人,野蛮人搞出政治迫害什么的事情难道还需要理由吗?而且,满清毫无契约精神的突然中断约定好了的留学,这肯定是出于政治原因。所以,某些留学生回到清国之后,会受到政治迫害,这难道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
“日本很快就会向满清发动战争了。”看到容闳大致上看完了,王启年就这样说。
在这个时候,史高治做了一件非常“不地道”的挖墙脚的事情,在他的授意下,这些留学生中表现得最出色的一些人被留了下来。而史高治的律师为这些人找到的留下来的理由大多数都是“政治避难”。
“你怎么这么肯定?”容闳问道。
前来拜访李鸿章的访客正是后世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在他的力主之下,加上史高治的安排,满清向美国派出了比历史上更多的留学幼童,然而,和历史上一样,到了1881年,因为满清内部的权力斗争,满清突然做出了撤回所有留学生的荒唐决定,而此时,大多数留学生的学业还没有来得及完成。
“你到底看了没有?”王启年突然生气起来,“没看到情报上日本近年来米骚动的次数的情报吗?日本只有这么点大的市场,既没有原料也没有市场,发展到这一步,它难道不是必须立刻出去找个原料产地和市场吗?除了朝鲜,他还能在哪里找到这些东西?要吞下朝鲜,难道不就是要和满清打一仗吗?再说,满清这么笨,这么无能,不打他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