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入手描金山水食盒
一件明清笔筒,一方砚台,一杆毛笔。
我霍然望向那边,定神看看:“……能上手吗?”听许伯伯说成,我就拉开玻璃门,伸手摸到了两个不规则椭圆型物件上,拿了拿,心中猛然一跳,不对,这绝对不是不倒翁,木制的,空心,里面什么也没有,而且,它俩底是平的,无法自由移动。再仔细一看,这两件像极了不倒翁的东西是在一个盒子里装着的,盒子只有四面,两侧空空,顶上还有一个铜质小提手。
许伯伯把它往前一推:“对,您看看值多少钱?”
右边那件玩意儿是两个不倒翁,自然也不值钱……咦,不对!
盯着那看着像不倒翁的玩意儿,老人面露狐疑之色,拿着放大镜左看看,右瞧瞧,又打开两个东西瞅瞅里面的结构,末了,把放大镜撂到了柜台上,一摇头道:“恕我眼拙,没看出这是干什么的。”
许伯伯点点头:“是啊,还有最右面那件,都是一起的。”
许伯伯也不傻,一指笔筒、砚台和毛笔:“这三样,多少钱你看着给,但那两个圆不溜秋的玩意儿,没有二十万绝对不卖,这是砚盒一个类型的,值钱。”他说话的时候,他儿子也在屋里听着,没插嘴。
许伯伯一想,点了头:“先去琉璃厂问问。”
我没有把兴奋之色写在脸上,不动声色地将该物放回原处,又拿着砚台看了几眼转移视线,才回头随口道:“许伯伯,这些玩意儿,您准备卖多少钱?”
鉴定机构不是吃白饭的,那里的专家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没有偏科,肯定有人专门研究外国古董,所以,如果去了这些地方,我想捡漏的心思八成是要泡汤了,呃,况且,我也不知这到底是不是漏,没准三万块买亏了也说不定,所以,谨慎起见,只能多花点心思,把风险降到最低。
因为上面的绘画风格跟砚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也是描金的手法。
许伯伯皱眉道:“你再仔细看看,绝对是好东西。”
我失望道:“这些就是您朋友送您的?跟砚盒一起的?”
老人把东西一推:“您拿回去吧,我们这儿是收不了。”
经过我这些日子的刻苦钻研,大概也能看出些门道。笔筒包浆很生硬,明显是人为做旧的。砚台和毛笔平平常常,都属于现代工艺品。是,这些都属于文房四宝,与砚盒有着相似之处,可在我看来,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难道钱先生说的类似东西只是它们?我晕,那不是白来一趟了吗?
许伯伯抱起东西,转身道:“换一家。”
我们仨人打车到了琉璃厂。
实话实说,我不认识这件东西,但我几乎可以肯定,它跟砚箱一样,都是来自日本。
青年表情显得很不安,时不时就瞧他父亲手里的东西一眼,可能他更希望三万直接卖我吧。许伯伯似乎对他的宝贝有信心,紧紧抱着,下车后,就选了家比较大的门脸走进去,将东西往柜台上一放,“……你这儿收古董吗?”店里没什么人,空空荡荡的,后面有一个老头和一中年人再下围棋。
这难道是……
闻言,六旬老者放下黑棋子,从柜台后站起来,“是这件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