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朝会上
说话的是通政使派来的代表:“圣上,此时阿戎、奴儿罕尚未吃亏受挫,故而声势极强;大楚若要分兵对敌,势必途径阿戎、奴儿罕,若有半个不对,大楚将士就要腹背受敌了。”
他说完,户部刚上任没多久的尚书,就连声符合:“圣上,诸位同僚,按说不管朝廷怎样安排,户部都要枕戈待旦,随时给军队、将士提供最好的物资……然,大楚国库有限,若是支持多支部队伐夷,只怕力有不逮。”
别看户部这位新尚书上任不久,可他卖惨哭穷的本事却像是与生俱来,连表情都比原先的尚书更真实。
“若真要讨伐五国,所需费用当由朕的私库调拨。”延平帝话声未落,就见众臣子眼眸放光,登时反应过来,连忙改口,“私库有限,只能用于征讨北方五国。”
眼睛里的光芒最盛的户部尚书:“……”白期待了!
毕竟这五个小国都是弹丸之地,就是倾全国之力,全部男丁出马,也算不得什么。
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五个小国倒向阿戎和奴儿罕,这对大楚北进,突破阿戎和奴儿罕的限制,向着更远的地方探索,影响很大。
故而,内阁和延平帝将不久后的大朝会提前了。
盛苑上朝前就清楚,这次的朝会肯定特别热闹。
却不想,朝会的热闹远远超出她的预想。
军队开拔的费用问题大致得到解决后,朝会的争论再度围绕着北方五国展开。
“五国虽小,却擅长在陌上草原盯梢,他们只知记仇不知记恩,畏惧强者却吝于同情,若是我大楚能将阿戎或者奴儿罕一举拿下还则罢了,若是让阿戎和奴儿罕占了便宜,只怕大楚在北方五国间的影响力要大幅降低。”
“北方五国,夜郎也,弹丸之地不足为惧,若圣上允许,臣当即率军攻打,从而促成夹击之势,配合老盛国公清算阿戎、奴儿罕之罪行!”兵部左侍郎当即请战。
“蕴左侍郎此言差矣!”翰林院的学士当即反驳,“您既然提及夜郎,缘何不考虑规避‘自大’呢?五国虽小,相互毗邻;大楚虽大,鞭长莫及。圣上,依老臣之愚见,当宣五国使臣前来说明,以图之后对策。”
他这话颇有老成持重之风,内阁诸臣和延平帝闻言,也是缓缓颔首。
此办法不失稳妥,倒是可以考虑。
可惜,决策者刚将此当作备选,就有大臣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