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燕王扫北
不过这个也有人。
明军水师在吉林到五国卫之间早就形成稳定的巡航,每年都会在开河后一直航行到五国卫,向沿途部落显示大明的统治权。砟</span>
再就是大量的松花江船,这种就要尽量吨位大些了。
毕竟哪怕一路顺利这些运输队也得去半年,他们光把货送到鲸海卫就得两个月,而且他们不可能再原路返回,运输船同样是一次性使用的,需要到鲸海卫搭运货的海船南下走杨丰来时候路线返回。整个过程顺利的话也得四个月以上,不顺利那就真得半年了,也就是说这批人是专职,他们开春走秋后回,回来直接就猫冬,不可能参与其他工作。
所以目前垦荒队的人员,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至于造船……
他后面还有座吉林船厂呢!砟</span>
杨丰在会宁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新一轮建设。砟</span>
他想开辟北路航运并不简单。
首先需要解决垦荒区向会宁的物资运输。
也就是拉林河航运。
一个个分散的垦荒点向码头的物资运输,码头仓储建设,船只,甚至航线沿途停靠点,这些都得提前建设好,好在拉林河或者现在的名字会宁河本身水量足够,足以承担大宗物资的水运。
正好现在会宁的开拓结束,这座船厂的大规模造船任务也结束,从全国各地征调的工匠,正在等待他们新的任务,船厂肯定会保留,但几千工匠是肯定用不了。
让朱元璋留下一千多,然后除了维护会宁水师的战船,剩下主要工作就是给他造船,大不了杨大使给他们开工资……
可不是杨大使逼他们留下。
明明是皇帝陛下让他们继续留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杨大使心善,看不得他们受苦,所以给他们找些赚钱的门路。甚至那些愿意在这里成家立业的,杨大使还给他们配女人,不就是女人嘛,杨大使的义女是取之不尽的,毕竟这年头无论倭国还是朝鲜包括那些土司那里,女人都是当做商品贸易的。
再就是向鲸海卫的航运,或者说松花江下游的航线。
然后是会宁城的仓储。
这个很重要。
毕竟需要存储整个冬天,虽然霉烂问题不用担心……砟</span>
零下三十度比冷库效果都好。
不过防老鼠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