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一张不清晰的自拍
没有能源的卫星只能是太空垃圾,为了能源,卫星就必须拥有面积巨大的太阳能帆板,并保证太阳能帆板的一面,始终朝向太阳。
卫星运载舱面积有限,这也就要求卫星上天前,必须把帆板收拢在一起。
所以卫星的太阳能帆板,都是用弹簧约束机构,固定在卫星两侧,并用火工机构将其锁死。
运载火箭的每一克载重都极其宝贵,卫星只能采用重量最低的一次性展开方案,来把帆板展开,展开后帆板失去收拢能力。
同样,卫星也只有一次展开帆板的机会,失败就变成盒子。
“卫星感应器正常。”
“无线电收发射机正常。”
“蓄能电池循环正常。”
“帆板需调整到负27%角,手动介入纠正随时准备。”
“准备完毕,展开帆板。”
每个航天大国,都有太阳能帆板展开失败的例子。
远的不去找,把巨兽工业这颗卫星送上天的长三火箭,在发射鑫诺卫星通讯公司卫星时,就遇到过。
而屡次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卫星展开帆板采用全机械方案,那道锁死帆板摊开的机构,是八颗爆炸螺栓。
“是”
一道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以光速从航空中心的发射站出发。零点一三秒后,电磁波抵达卫星的位置。
卫星无线电接收器接收到信号,信号通过多道加密芯片验证后,控制程序自动执行信号中的命令。
展开太阳能帆板,是卫星进入轨道后,最后一道,也是最容易出现意外的程序。
卫星在执行任务中需要大量电能,以巨兽工业这颗通讯卫星为例,至少需要十平方米面积的太阳能帆板,提供上千瓦的能源供应,才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