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光绪中华 > 第二三七章风云色变

第二三七章风云色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德皇说得没有错,德意志要建立起一支与德意志地位相称的海军。他始终认为,在有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之后,他说的话就有人听了。

如今英国的反应将证实他的判断。如果英国不妥协,英德之间的全面对抗几乎立刻就要全面升级,世界大战几乎已经无须再等待了,整个欧洲将会被掀入到令人颤栗的全面战争中去。

何去何从,英国人显然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在还没有得知大清帝国总理外务王大臣载滢殿下及外交部长伍廷芳先生即将访问德国的情况下,英国就已经派出了特使急赴中东,试图劝说德皇放弃签署铁路修建合同,条件是在太平洋的诸多岛屿问题上,英国将支持德国的立场。

英国人的希望是用一定的妥协条件,来拖延时间,好让帝国的战争机器做好应付全面对抗的准备。

在思想体系进程还没有完全建立之前,这种秘密监督的方式,配合上新的征兵体系即将在全国铺开,杜绝了过去那种自行募兵的体系。这方方面面配合起来,军阀割据一方的局面,起码在我可以预见的将来里,将完全不可能出现。

至于军中的鹰派随着战争的节节胜利而获得更大的权力,进而能够操纵国家向着其他的方向前进,这的确是有些危险,不过随着将来制度与法律的完善,配合上皇帝仍有的威严和绝对权力,战争与发展的交替和冲突,也未必就那么难应付。

与张之洞分别,从保定启程返回北京,便把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了载滢的德国之行和他所要面对的情势去了。

德皇的访华行程应该很快了,他已经在巴格达签署了到巴格达的铁路段的修建合同,整个世界都知道,德国人将在中东这片地方挑战大英帝国的威权。

英国人够焦头烂额的了。他们不傻,德皇的舰队不会无端端的从好望角绕行一大圈,布尔人很显然得到了德皇的某种许诺,在战争准备方面,布尔人走到了英国的前面。

但是威廉二世丝毫没有给他们面子。几乎就是在特使的眼皮底下,德皇愉快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与此同时,英国人从报关环节,得知了大清帝国的两位重要人物试图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德国的消息。

几乎整个世纪里,英国人当然还有其他国家的金融家,探险家们不断深入到非洲最南端这片原本属于土著人,而后被荷兰人所控制的这片盛产钻石和黄金的地方,将荷兰后裔的布尔人不断地向北压缩,而英国人的势力则持续的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英国人的军事行动已经展开,一支近九万人的军队被动员,从欧洲某重要国家那里,获得了大批的物资和武装援助。

战争早在两年前就打过一场,德皇甚至幸灾乐祸的向布尔人的英雄,德瓦士兰邦总统保罗.布鲁格发去贺电。也许正是这份贺电,刺激了大英帝国的尊严,他们动员了一支空前规模的军队——四十四万人的海陆联合部队,第一批七万余人已经登陆正在好望角一线集结及适应性训练,一边等待两个月后就将抵达的第二批十一万人的军队,再过两个月后,全部四十四万军队集结完毕后,战争就将完全打响。他们的北面,就是布尔人的九万大军。

在东半球,可能这样五十万人规模的对抗并不算得什么,但是在非洲大陆上,这样规模的大对决,就算是在动荡的北非,也是令人震惊的数字。

双方已经一触即发。就是那么巧,德皇的舰队经过好望角,而后去了巴格达,签署了那一项挑战英国人神经的协议。甚至在马赫迪军那里,一些德国制的军械也让英国人生疑,难道德国人真的开始了他们的挑战?

大英帝国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另一个消息也几乎是在同时传回到大英帝国的报纸上——德国的新一级战列舰,一口气生产了七艘。首舰普鲁士号,首舰及其他三艘姐妹舰已经下水试航,其余三艘仍在船台上日夜赶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