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引蛇出洞
只好装做挣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来二去,反而助长了马天候的胆子,势力也渐渐大了起来,常常劫掠汉人,百姓苦不堪言。
……
当曰傍晚,武山县衙。
“进儿,你这个计划真的能行吗?万一被识破了咋办?”黄忠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
“师傅,放心吧!只是一伙不成气候的流匪,我早使人打探清楚了,这马天候生姓残暴,急功好利,贪财好色,只是因为有些悍勇,才被推为首领,绝不会识破的,在说既是识破了,难道我三千多人正规军队还怕他们吗?”
此后直至东汉永初四年(110年),陇西、汉阳二郡不时发生羌汉战争。
东汉永初五年至元初元年(111年一114年),爆发了羌人第一次大起义,羌兵控制了陇西郡的交通要道,迫使东汉王朝迁陇西郡于襄武县,陇西郡民被东汉政斧强行迁到襄武县(今陇西、通渭、安定区交界一带),引起汉人的强烈不满,有的汉人也加入了起义的羌人队伍。
这次羌人起义历时十年,东汉王朝耗用军费一百四十余亿钱,战区人民死伤无数,陇中地区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民苦不堪言。
羌人的第二次起义也波及到陇西郡。永和五年(140年),陇西郡曾被东、西羌联军巩唐羌所攻占。至永嘉元年(145年),汉王朝招降羌众五万余户,陇右军事才告结束。
这次羌人起义历时七年,东汉王朝又耗费军费八十余亿钱,羌汉人民再度蒙受了极大的灾难。
韩进端着茶安慰道。
在他心里,一点贼人的信息都没,想着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没把对手放在眼里。
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汉王朝以段颍为护羌校尉,羌人起而反抗,朝廷便派皇甫规为中郎将,皇甫规整顿吏治,奏斩了“受取狼藉”的安定太守孙隽、“多杀降羌”、的属国都尉李翕等,使羌民感动,凉州复通。后因宦官等诬皇甫规“货赂群羌”而被朝廷调职。延熹六年(163年),东汉王朝又以段颍为护羌校尉,段颍凶残地镇压反抗的羌人,迫使陇西郡、金城郡的羌人再度起义,凉州羌民起而应之。灵帝建宁二年(169年)。
段颍追杀避于汉阳郡(今甘谷、武山、通渭一带)山谷中的羌人,后于射虎谷斩东羌众万余人,朝廷派冯禅将招降的4000余羌人分别安置于安定、汉阳、陇西三郡,至此东羌悉平。
武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遗存非常丰富。武山因城南有武城山而得名,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铁笼山是岷山在武山的余脉,距县城六十余里,山势挺拔,雄伟峻险,在古代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进则可攻,退则可守,真可谓是“一夫怒临关,百万不可傍”。
军中密探早已打探清楚,此次劫匪正是流窜在武山一带恶毒。匪首正是羌人马天候。其人生姓凶残,手下两千余人皆是悍不畏死,地方官员既无实力也没胆子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