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诱饵
谢念诚接下这鱼饵的任务后,知道自己和汉兴的兄弟们对军事指挥都是一窍不通,马上就去德国领事馆请来了威廉。
威廉欣然接受了谢念诚的邀请,他花了一个下午,走遍了两个码头的每一寸土地后,详细的制定了今夜的作战计划,哪个地方藏几个人,他都一一亲自做了部署。
最后,为了增添一些胜利的砝码,威廉还私自从德国领事馆调了十几个人和一批武器,这些人现在就全副武装埋伏小楼的楼顶临时搭建的沙袋工事里。
不要小看这十几个人,他们的战斗力那可就比普通的人强出多。要知道,这十几个精锐德军的武器装备是四挺重机枪和两门一毫米迫击炮!
为了运这些人和东西,白天可是花了汉兴不少心思和力气,才让密布码头的商团探没能看出破绽。
两天前,广州商团的一条船刚从公海进到近海,就被社会党把持下的广州革命政府给扣了下来,上面有一万条枪、五万发弹。广州商团哪里肯干?这两天广州最大的新闻就是双方正为了这事儿扯皮。
前一天汪中正告诉谢念诚:
广州政府已经用秘密潜水艇在夜里把枪支弹药转移,想把船交给汉兴,停靠到四十六号码头,引诱商团来抢。假如商团真敢动手而汉兴在码头能坚持到革命军增援的话,广州政府将以此为理由全面清缴商团,而汉兴得到的报酬就是可以随意使用这两个码头。
这个随意的意思就是这两个码头的货可以不受海关查验,只需按集装箱付一个最低数额的象征性关税即可。
谢念诚当即表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成为了广州革命政府钓商团这条大鱼的鱼饵。
半夜一点,停在港区外面,穿上运送的军火已经被掉了包的军火船悄悄启动了。
这船一启动,不远处的小船就动了,这想必是商团的眼线。
军火船船头的水鬼冷冷看着去报信的小船,走进驾驶舱:“直接驶去四十六号码头,速别快。”
船上的兄弟们知道大战在即,也是个个细心的把手里的冲锋枪、手雷擦了又擦,仿佛这样做的话,等会儿这些家伙就会更加听话了一般。
……
鱼饵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汪中正出了大力,他在社会党高层绝密会议上给出的理由是:这事除了汉兴,其他任何人去当鱼饵都有可能被商团察觉,只有汉兴,才能让商团放心来吃。
汪中正敢推荐汉兴,也是他的赌性发作,他要是在打商团的事件里拿不到话语权,在接下来社会党正在筹备的军校建设里,就更加没有发言权了。
据汪中正讲,从枪响开始,四个小时左右,革命军就能赶到码头。
为什么要四个小时,那是因为为了勾·引商团的人铤而走险。要是港区周围就有部队,只怕是商团的人不敢来了。
不过社会党人还是低估了商团的能量,商团这边的计划可不光是要在港口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