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海上长城 > 457 经济之与苏联的合作

457 经济之与苏联的合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来自中国东北的王绪才年轻外交官,凭借他对俄语的熟悉以及对俄国的认知,更有对俄国的仇恨(其祖死于日俄战争中。所谓日俄战争,却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打的,乃是国家民族之悲哀),在谈判桌上死缠硬打,尽显一个外教官的风范。因其名字和大唐朝的外交家王玄策音相近,被袁总理赞为海唐国当代之王玄策。

在两个强势无比的传媒集团中间,这个官可不好当的。后来他能担任十多年这个新闻出版总局的局长。足以说明其人能力非常。

有关国家制度的建设,李广自认为做的还是不错的,短短的一两年,『政府』,法院。议会三权分立的雏形已经有了,甚至连廉政公署也已经建立。而且其他的法律法规也制定了几部。

成就感固然令人自豪。但是涉及到经济,李广就不那么爽了。

自从李广因为超前的眼光,把一千所学校一千个工厂简称双千计划弄的严重超支。就一直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超前了,有些头脑发热想玩大跃进。

又一项巨大的工程投资现在就摆在李广面前,而且这也是李广支持的,但是等到签字,李广又犹犹豫豫。

有法可依,虽然这个法限制甚多,但是却给新闻工作者了相当保护,舆论监督逐渐形成。更重要的是,民间有了发声的合法渠道,这很重要。

再后来,袁然回国,她认为在新闻传媒方面吃了苏紫紫的亏,民间支持率降低。于是收购了现有的几家民间小报,又建立了广播电台。苏紫紫也不甘示弱,袁然建一家,她也建一家。后来的海唐国,就形成了两大媒体对抗的局面。[]海上长城457

袁然为了扩大传媒的影响力,在每个乡镇免费送报纸。苏紫紫干脆把报纸送到每个学校医院等单位。

苏紫紫大方的每个乡镇送收音机。袁然也把收音机送到每个学校每个医院。

这年头,搞传媒可是不怎么赚钱的。即便是赚钱也顶不住这两个女人这么败家竞争。

苏德战场的局势比起历史同期来说,对苏联要恶劣的多。时至今日,苏联仍未能展开反攻,尤其是北方战场仍然是被德军压着打的状态。

因此,印度洋上对苏联的补给线就显得更加重要。苏联仅仅给海唐国几十门大炮和数万条冲锋枪那是绝对不能满足李广的胃口的。而苏联现在又穷的要命,各项物资都紧缺无比,海唐国想从苏联得到更多物质上的好处,实在是太困难了。

傻乎乎的帮助苏联,那种事李广做不来,袁总理也不可能学雷锋。敲不来物资就敲点技术,盟军本来就有那么一条约定:科技合作。

经过几番外交谈判,正验证了那句话形势比人强。老大的红『色』苏联不得不向海唐国做出了让步,两国之间展开了几项科研合作。

在旷日持久的外交谈判过程中,海唐国年轻的外交官逐渐成熟。所谓兵多能出将,一个年轻人展『露』头角。

李广曾经暗自叫险,幸亏他有先见之明。立法先行。在某个时间法院出手,以不正当竞争为由,方才平息了这场历时十多年的传媒大战。理由稍有牵强,但是这两家媒体这种只赚吆喝不赚钱的玩法,其他想介入传媒产业的商人根本就挤不进去,实在是赔不起钱哈。

两大传媒集团在多年以后也有了倾向,袁然旗下的真理传媒成为执政派的喉舌,而苏紫紫旗下的理想传媒却成了反对派的代表。两个传媒各有立场。倒是在打嘴仗中给海唐国国民培养了现代国民的意识。不过,这两个传媒集团,在某些时间段立场是可以转换的,至于为何转换,只用看执政的是哪派的代表了。

至于李广的意志如何体现,你猜呢?

需要提一下的是,新闻出版总局的局长。就是电影《第一滴血》男主角蒋则名,此人长袖善舞,极善平衡之道。

自此蒋则名从一普通『政府』官员,风光的电影演员,李广办公室秘书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政府』的中高层官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