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文人
他这个人对抗-美-援-朝这样的伟大斗争都不是点头,而是摇头。
另一个令李广算不上敬佩,但是却知道其堪称大才的文人是梁枢铭(用同音字-原型漱溟)。
这位,李广可是有所耳闻的,不是在这个时代。而是二十一世纪。当然,他所知道的,不一定是事实,当然也不一定不是事实。
此公有一传闻,解放后,毛泰祖曾单独批判过这位:
梁枢铭没有一点功劳,没有一点好处。
你说他有没有工商界那样的供给产品、纳所得税的好处呢?没有。
最近的几次迎接活动,却叫李广对文人的厌恶稍稍的有些改变。
让李广敬佩的一个文人是应海唐国教育部之约而来的--叶绍均(圣陶。)
这个人在教育界大大有名,而李广仔细的阅读了他主文、丰子恺(也是名家,也在邀请之列,但是尚未到达海唐)插画,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全部八册,以及1934年出版的高级小学用的教材四册。对于这部教材,李广除了佩服,还是佩服。评价是:比几十年后他读的教材好(这里就不乱吐糟某教育部了),文词简白,活泼,小小的短文,不见说教,却把传统文化孕育其中,足见编者用心。
大家,不仅仅是能写出盖世名篇的才叫大家。能编写创作出一部儿童爱读,寓教于乐的教材,那才是真正的大家。而海唐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行教育,直接采用叶先生的教材,其中有些文字稍显不合适。而不付版费,白用,绝对是对这位先生的不尊重。
盗版洋鬼子,李广没有一点点心理障碍。但是盗版国人,尤其是这样一个用心写教材,专心育人的大家,李广不屑做的。此外,对于脑力知识的价值导向(包括专利等等),李广也需要标杆,而叶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有没有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好处呢?没有。
他起过义没有呢?没有。
他什么时候反过蒋-介-石,反过帝国主义呢?没有。
他什么时候跟中-共配合。打倒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呢?没有。
所以,他是没有功劳的。
对于这样一个真正的人才,李广非常尊重,不仅亲自迎接,更是当场聘任其为海唐国国语教材主编。而叶先生本身也是一个记者,李广也当场给予其海唐国记者证书。
欢迎宴会上,李广对叶先生的文才道德极为敬佩,提出请求,请叶老先生担任自己的两个孩子苏好。苏浩的启蒙先生。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广当了父亲。这才理解到自己的父母当初对自己的期望和爱护。现在碰到了这么好的老师,又有了这种便利条件,李广不介意为了自己的儿女,以权谋私(好像也不算吧?)。
如同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叶先生的历史自此改变。
多年以后。并不缺钱的叶先生竟然以此为乐,以教授儿童为业,传下一段桃李佳话。年逾古稀,仍然教书育人,堪为人师之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