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走马驿
倒马关的西面,峰峦如海,在飘飞的雪花中若隐若现,越过这片大山,就是狼烟四起的大同府了,或许他们已经到了太行山中。战场近了,钟老四却觉得精神反倒有些放松,这和以前的作战经验都不相同。
城下人声鼎沸,倒马关守军乘着这次开门,登州镇挡住了大道,没有鞑子能冲过来,城外的难民得以一批批进城,穿过关城逃入保定府。
倒马关为内长城三关之一,灵丘道顺着唐河(亦称滱水)河谷穿越太行山,通过倒马关之后便是京畿平原,所以一向是兵家要冲。就关城来说,倒马关关城城周五里,高三丈五尺,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寻常要攻下来是不容易的,以建奴入关的攻坚能力,面对这样的关城确实无可奈何。
钟老四的龙骑兵沿着唐河河道西北前进,千总部所属的二十多哨马塘马全部放出,顺着灵丘道方向侦查。
参拜完毕之后,钟老四等人准备下山,从马圈山山顶往东走过一段,雄威的倒马关关城出现在东面五六里外。
在倒马关的西门瓮城上,钟老四见到了保定府的一些文武官员,这些人也知道京畿的紧要,出了错漏要秋后算账的,所以大多数还是能在关键时刻来进行防守。不过都是些文官,除了鼓动百姓守城外,其他没有什么特长,好在有一部保定兵马来援,加上真定府的兵马,倒马关附近的防卫还算稳固。
在倒马关全体守军的注视下,区区千余人的登州骑兵穿过城外拥挤的难民群,顺着狭窄的灵丘道急行。
倒马关西门,灵丘道从西北群山中蜿蜒而来,大路在西门外绕了一个小圈,进入了西门的瓮城门,无数大同府逃来的百姓被挡在关城外面,塞满了附近的道路,哭叫着请关城上的人开门。
“各位大同府的乡亲,咱们是林县来的河南兵,鞑子毁了你们家,咱们河南兵这就去给你们报仇去,非要鞑子血债血偿。”各部的训导官边走边喊,围观的难民齐声喝彩。
……
路上只要碰到有逃难的人,就有参谋选一些口齿伶俐的询问,得到的消息都不确切,不过能确定有一股鞑子在攻略灵丘县城,有蓝色、黄色、白色三种旗帜,有几人都声称亲眼见到过,不过不记得有没有白边。
但此山距离营地有两三里,钟老四认为浪费士兵体力,便只领了排长以上前来。
“没有去处的,可以去林县投军堡,咱们还要招兵,卫所也招屯户,关城西南边三里,有咱们的辅兵,大伙可以去那里投奔……”
那训导官并不干涉钟老四的指挥,只叹了一声,“建奴就在隔邻,不知真定府这些官员在干些啥。”
那些训导官一路叫喊着,不断停下来,给路边的流民讲解,身边很快围满了人,龙骑兵的镇抚兵堵住了道路,不允许任何人再返回大同方向,即便倒马关外有建奴细作,现在传递不了消息,也是没有用处的。
钟老四摇摇头,对身后几人道:“收起所有旗帜,让商社的人跟守关的人说说,其他任何人不得出关北上。除了倒马关守将外,对其他人都说咱们是河南毛兵,出关之后才能打登州镇的旗帜。”
那些流民听得兴高采烈,其实这也是商社的一个主意,用流民的劳力来搬运粮草,从北直隶的各地商社运送粮食到真定府附近,以保证冬季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