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救人一命
董仲舒陷入沉思:“或许是我的错觉,平阳侯曹时是个无法战胜的对手……”
美索不达米亚。
孕育着人类文明之火的最初之地。
底格里斯河畔星罗棋布的古城,伊辛、埃什努那、拉格什、拉尔萨、乌鲁克、阿卡德,每一座城市都有3000年的历史。此外还有比较年轻的巴比伦,以及帕提亚帝国的夏都塞琉西亚。
塞琉西亚是个希腊化的名字。帕提亚人很喜欢这座美丽的城市,但是讨厌纯粹希腊化的名字。于是给塞琉西亚换了个更符合波斯文明的名称,泰西封。
原本《论语》就是本了不得的古书,重新编纂的研究价值也非常之大。齐鲁两派的儒生对新《论语》的期望非常高,原本敝帚自珍不打算立刻合作写书的大家族也自愿放下身段。让《论语》问世的时间提前两代人。
“但是我们依然晚了一步。”
董仲舒苦恼的说道:“车骑将军的新书《管子集解》问世了,以白话语阐述《管子》治国学术的重要内涵,文字非常朴实毫无美感可言,但是你读过那本书就会明白有种感觉……”
“毫无美感的文字里蕴含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管子》的内容,精通起来却比文言文更加困难。”
“嗯,我无法想象毫无美感的白话文,竟可言把字眼抠到一字不落,每个句言简意赅切合主题,虽然缺乏美感,但很震撼人心。”
泰西封是帕提亚帝国的双首都之一,它是两河流域璀璨文明的代表作,希腊的征服者马其顿皇帝亚历山大的挚爱,也是自诩阿契美尼德王朝继承者的帕提亚帝国经济中心。
张骞抬起头,拉下遮挡强风的面纱仰望古城,辗转千里拖着疲惫的步伐来到泰西封。
文言文几个字就把整段话概括,为了节省篇幅把前后首尾解释全部忽略掉,甚至有些是成书时代的常识问题就不做赘述,导致很多书看起来好像是云山雾罩看不清面貌,儒家经典就是这类问题的集大成者,儒家六经号称冠绝百家,不管那是孔子以超人之力**完成,还是孔子与七十二贤集体创作而来,总之儒家学说非常晦涩难懂。
纯儒里的精英穷其一生钻研其中某部经书有所成就,便不算虚度年华浪费人生,也就是说连儒生自己都看不懂儒学,指望没有基础的人去看懂深奥晦涩的儒家经典,好比水中捞月毫无可能。
“黄老新学出了本《管子集解》,我们什么时候能出本《春秋集解》还不清楚时间,我们落后黄老新学太远太远,如不迎头赶上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辕固生与他对视一眼,眸子里闪烁着担忧:“我会想办法着手开展相关研究,希望我们可以尽快把儒家新学推广起来。”
车轮滚滚,距离庄严的未央宫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