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各方(二)
“复生老弟的主意,自然是极好的了。”
闻言之后,建通兄当即就表达起了赞同之意。
少顷,在想到了什么之后,嘴里又补上了一句:“复生老弟的锦绣文章,比起我可是好多了,所以不如你来写,我附上名字就好。”
面对着这样一个说法,复生一点也没有推迟的意思。
走到了窗户边的桌子后,看了一眼窗外的院子,低头很快熟练地磨出了一砚台黝黑的墨汁。
因为功率、地理环境等众多影响,说是全球都收到了指定有些扯淡。
不过在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无线电电报机,好些都收到了相关信息。
结果,也正如李中堂所预料的那样,在大青国境中太多的无线电报机收到了电文后,消息根本没有办法压住了。
于是在极短时间里,这一份通电就引起了巨大的风潮来。
绝大部分人,在此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的泗水城,居然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牵动了千万大青有识之士的心。
用一支狼毫沾染了墨汁后,就在一张大号的宣纸上,笔走龙蛇一般写了起来。
一口气写就了下来,砚台中的所有墨汁几乎刚好全部用完时,数百字的一篇雄文却已经写完。
再读了一次后,觉得根本不用改一字后。
这个叫做复生的汉子,就在上面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谭chi同。
三个小时之后,这样一份一共有着103名大青各地举人,共同签名陈情书,被谭复生交到了大青总li衙门的一位大人手里。
复生匆匆看罢了电文后,嘴里赞同的说到:“当是如此,既然南洋同胞不负我大青,大青自然也不能负了他们。
根据电文上的说法,泗水城的情况危急无比。
所以此事宜早不宜迟,要让朝廷尽快联络荷蓝人,让他们先严加管束麾下土人们,免得一众同胞遭受大难才好。
这样,你我虽然只是区区举人功名而已,但是也认得好些其他在京读书、等待大考的举人们,
不如我们写一份陈情书,托某位大人转交朝廷诸公,建议他们速速行动起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