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章 渡江(一)
然而沈漾要是在静海门下遭炮击而亡,是能叫韩主背上弑师的罪名,也有可能叫金陵城里的将卒多多少少激励起更多的抵抗意志,但要是楚军最终还是那样的不堪一击,用那么多将卒的性命成全自己的忠义,又有何益?
虽然以他今日的威望及地位,有些猩猩作态了,但他还是要用这种态度,激励新学继续发展下去,不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淖之中。
难道以为韩谦真就不敢双手沾满鲜血踏进金陵城吗?
这一场讨论,从早持续到天暮,可以说是精彩纷呈,韩谦见识到历阳学院师生思维活跃,也令他倍感欣慰,留诸师生在涟园用宴后,才礼送他们离开。
杨恩走上前,执着将沈漾搀起来,打定注意到时候拖他在静江门观战。
“沈相快平身,哀家当不起这礼!”清阳从御案后站起来,上前搀住沈漾,才惊觉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已经是瘦骨如柴,朝堂之事已经快耗尽他最后的精力。
“不错,他宁可学朱让纵火自焚,也不会屈膝降附于你,却是赵臻这些年领兵于随阳,与楚州的联络不密,可以做些工作。”王文谦说道。
清阳心里也明白,沈漾乃是大楚宰执,本身进殿议事都要赐座,行礼微微作揖便行,而他此时突然行此大礼,实则是心有死志。
“信王孤傲,即便到这时,都未必会屈服吧?”
她这一刻也有茫然的看着满殿的将臣,也不知道该要谁站出来劝说沈漾不要去亲自去守静海门,去挡梁军战舰的炮击。
韩谦亲自执壶,为众人沏茶,临了问王文谦:
“沈相,两天后陛下应御驾钦临静江门观战激励将卒士气,陛下身边怎能少得了你我相守?”杨恩心头也是悲切,然而他心里明白,要是大楚社稷注定不能保住,沈漾丧命静海门下,只会为这场最后的战事凭添太多不必要的戾气。
这些年王文谦一直坐在涟园,也是韩谦这次御驾南征,王文谦才临时搬过去,将涟园腾出来,作为韩谦的行辕驻地。
别人或许气愤,或许不忿韩谦的无礼跟轻慢,但他心里多少明白,韩谦此举还是想着保全其父的忠义之名,想着以更和缓、更体面的方式展开梁楚两国必不可缺的一仗,然后给大家一个体面的方式下台阶。
待将历阳学院数十师生送走,涟园才稍稍清静些,李知诰、高绍、杨钦、孔熙荣、赵无忌他们要连夜商议渡江征讨大计,韩谦不需要为这些琐碎之事操心,着人准备了些新茶,将冯翊、王辙、殷鹏找过来,陪着陈济堂以及数年来他都没有召入洛阳见上一面的王珺父亲王文谦坐在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