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驾崩
东宫府卫以及左武卫军要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对所属屯营兵户作进一步动员扩编,想要多扩充两三万兵马,最快也需要在后天才能完成集结。
“徐渚什么时候能过来?”徐后枯瘦似鸡爪的手抓住撕成两半的帛书,极力压抑心里的怒火,问赵明廷道。
安宁宫原计划是在牛耕儒、温暮桥两位枢密大臣的支持下先控制宫城、皇城,控制住枢密院、政事堂,再将九门城防接管过来,这时候就差不多能将金陵城内外的这些骑墙派、观望者咸服;继而传诏州县,整肃金陵兵马,便能对张蟓、杨致堂、杜崇韬等驻外、但家小眷属都留在金陵城里的大将施压,迫使他们表态效忠于朝廷,到最后一步才会对拥有精锐、驻守藩镇的二皇子、三皇子动手。
“今夜渡江的话,一万人马最快也要到明天午后才能在采石完成集结;即便马不停蹄,中间都不事休息,赶到金陵城,最快也要到后天清晨。”赵明廷说道。
在任何一场政治惊变里,大多数人都是骑墙观望者,这一次的金陵城内外也不例外。
楼船军水师大营就在金陵城北,左右开阔的江面都在其掌控之下,镇远侯杨涧态度未明之前,他们怎么都不敢在楼船军水师战船的眼鼻子底下组织舟船运送兵马渡江。
他们失了先手,即便他们赶在午前颁布传位诏书,也无法在市井禁绝他们谋害陛下矫诏篡位的猜测与传言。
只是徐明珍暗调往巢州受徐渚节制的一万精锐,最快也要到明日午时才能渡江进入金陵;目前他们直接掌控三万兵马,要防备杨涧、寇师雄两部异动,又要守九门及皇城,震慑住其他势力,暂时也分不出占绝对优势的兵马进攻秋湖山。
而得位不正,看上去金陵城也就人心惶惶一些,不会脱离他们的控制,但在接下来争取对地方州县的控制权时,他们就会变得相当的被动。
虽然目前除了寇师雄与杨涧两部外,其他的禁军及侍卫亲军都没有表现出太强烈的抵抗情绪,但此时他们要敢调动这些兵马进攻秋湖山,这些兵马不哗变投附过去,作战也会极其懈怠,从而将形势往更不利他们的方向扭转。
这恰恰是最致命的。
赵明廷眉头暗蹙,顿时便觉得很是棘手起来。
在谋事之前,他们主要是在当涂县城北侧的采石矶左右暗中准备舟船,以便在紧要时,方便第一时间将巢州兵马使徐渚率领巢州精锐运送过江。
要不是赵明廷一直都安排人盯着这边,他都深深怀疑三皇子一系早就有所准备。
一切都顺利的话,徐渚所部开拔到金陵,也是后天了。
而且这三个时辰,不仅近六千将卒集结完毕,甚至还完成对治城及周边哨院关隘的布防,还将四万多妇孺老小都收拢进秋湖山别院。
也就是说他们想要不用兵戈就顺利跨过第三步,已经变得不可能。
一方面三皇子据湖南,势力能往荆襄、江赣等地延伸,二皇子据楚州,势力能往扬泰扩张,而三方真要打成僵持不下的拉锯战,江北的荆襄、淮南、扬泰等地,恐怕就都要落入虎视眈眈的梁军之手了。
至少在他们动用嫡系力量,将秋湖山踏平之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或许因此选择观望,而不是立刻对安宁宫及太子表示效忠。
整件事说起来,还是他们在金陵能直接调用的嫡系力量太少、准备还不够充分,难以第一时间将全城控制住,同时也没有预料信昌侯李普这些人在秋湖山的动作会这么快,更没有想到王文谦与信昌侯李普在这一刻竟然能勾结起来。
现在刚进行到第二步,连九门城防还没有完全接管过来,镇远侯杨涧、诚意伯寇师雄等人都在城外关闭大营,拒接没有天佑帝亲笔签书的敕书,这时候却叫忠于三皇子的这部龙雀军兵马完成集结,成功卡在东城外的宝华山南麓以窥视东华门,这只会叫一些骑墙的派态度变得暧昧模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