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
之前的叙州,仅有初级学堂与专业学堂两个层次,为保证工师、医师学徒的培养质量,韩谦后续将辰中、历阳学堂的学制都普遍延长到三到四年,其中医师院的学制最高更是延长到五年。
目前龙牙山的炼铁炉,炉渣之中发现夹有类似琉璃,但更洁净的结晶体。
即便是如此,淮西人口规模保持目前不变,每年初级学堂的入学规模也将高达五六万人,而这当中也将仅有两到三成的人,能接受中等以及更高程度的综合性学堂教育。
淮西这两年相继收复濠寿光霍等州,制置府所领的县,从最初的十四县(含叙州),增加到四十二个县,乡司从九十六个,增加到二百七十四个。
而能做到这点,棠邑也就能彻底解决世家宗阀以及将门垄断教育继而垄断地方吏事以及军队武事的弊端,也能为州县乡司对地方的辖管以及现阶段工矿业、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还有一件需要立刻就做出决定的事情。
只是眼前一下子就要新增两百多间初中级学堂,还需要想办法从各个地方抽调四到六百名师资力量。
问题在于一下子新增近两百所初级学堂、中级学堂,目前历阳学堂三年前才正式设立的学师院,今年仅能提供不到一百名师资力量,从其他地方的学堂抽调,总计也不到两百人。
与综合性学堂结合起来,才能初步叫制置府的官办教育体系完善起来。
总不可能只派遣一名教员,就将一间学堂支撑起来吧?
中级学堂教授的内容要更深、更广泛一些,将包括律学、算学、地理、测量、格物、军事基础,同时也保障当地官吏工师队伍的继续教育;驻军武官的脱盲教育、培养,也将由各县的中级学堂承担起来。
目前诸县、乡司已办的学堂,依照就学人员的规模,配给两到五名教员。
韩谦与众人讨论片晌,便决定就在大尧山先试造试验高炉,等看试验高炉的运作状况,再决定永阳新城建造以及大尧山炼铁场最终建设规模。
这些人手从哪里调?
韩谦翻看通政司、工造司这段时间来的讨论结论,工师院对新型高炉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开始哪座炼铁场着手建造第一座试验炉验证。
不要看棠邑这些年培养的可用人手不少,但摊子铺得更大。
可见龙牙山的炼铁炉能勉强达到熔化河砂、烧结玻璃的炉温,但想稳定的烧结玻璃,在燃烧炉的结构上还要作进一步的优化。
初级学堂两年学制,对普通人来说,仅仅能满足基本的脱盲需求,学成结业的标淮也仅仅是要求识读一千个汉字、会通读简单的文章以及掌握基本的演算,也会传授一些基础的农耕技术。
即便如此,现有的学堂教员,依旧处于极紧缺的状况;乡司所办的初级学堂也仅能保证地方上约两成左右的少年接受最基本的识字教育。
年前就决定在这些新增设的乡司办初级学堂,而在县一级则要增办中级学堂。
而制置府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淮西的官办教育目标,也仅仅保证两成新增人口的脱盲率,短时间内很难指望更高。
经过一年半多时间的梳理、消化,新收复及新置的县及乡司,各方面情况都大体稳定下来,后续则要作进一步的深度建设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