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周礼整军 求月票
上军之下则是三个师和军部直属部队,后者由炮骑辎工各一旅组成实际上这不是什么周礼中的军队编程,而是近现代军陆军中最普通的三三制编组办法。所谓的军相当于近现代军队中的师,而师则相当于团,旅则相当于营,营则相当于连。
也就是说,一旦条件成熟。陈德兴就可以通过补充新兵的办法,将这个上军扩充到后世常见的军级作战单位的规模。也就是四万人上下,三个军便是十二万人放在这个时代,就是平天下也够了。
军官还够用吗陈德兴翻着上军的编制表,淡淡的动问。
任宜江答道:不是很够,旅级以下军官都没有上过军校,是从士兵中提拔的。
士兵呢新兵的比例很高吧
因为南宋北蒙,实际上都代表了统一南宋虽然无力北伐。但是其追求的是内部的统一,对于割据力量的容忍程度极低。而忽必烈虽然容忍汉侯割据,但是他追求的是大一统,等到击败南宋之后,汉侯一样会失去地盘和军队。
所以在眼下的中国,南朝的藩镇,北地的汉侯,都会拥护封建。复周制这面政治上很难驳倒的大旗,便是用来团结南北诸侯的。
而作为复周制的重要一环,建立陈德兴的大国三军周礼规定天子有六军,大国有三军,次国有二军,小国有一军,便是托古改制。就是借着复古的名义进行改革,以便减少改革的阻力。
宋朝的军制非常混乱,到了南宋更是乱的不像话。谁也不知道一个军一个将一个部到底应该有多少人。各部队的编组非常随意,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管理起来也非常困难,各个大部队编制内的小部队也很难互换。军官也很难在各个部队中频繁调动。
在后世的近现代国家,为了防止军队被军官控制,都会比较频繁的调动军官任职的岗位。而标准化模块化的部队,便为这种岗位调动提供了方便。
同时,标准化模块化的军队,还有用军事学校成批培养出来的模块化军官,也方便了文官政府管理军队不过这些诀窍,陈德兴是不会告诉贾似道的
将主,这是北伐军陆军上军的编制办法。
军务司判官任宜江和参谋司军事张世杰还有大义司的副总教官孔玉三人,现在就在陈德兴的书房里面,拿着一大叠编制计划书在汇报整军的进展工作。
北伐军陆军上军就是陈德兴计划中的三军之一,另外两军则称中军和下军。上军的军事首长也不叫都统制,而是按照周礼称军将。
上军的第一任军将由陆虎担任,上军大义教官则由二十二兄弟之一的谢有房担当,上军参谋长由随营军校一期毕业的萧达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