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话 边境之地
开进了辛尼尔丘陵中部——也就意味着几乎打通了公国的第一道防线,很可能也是最强大的防线。
因为从公国的地理情况来看,这片丘陵,是最适合狙击以导力战车为主要力量的帝国军的地方了……
呈现倒梯形状的格雷尔公国,西南方向为能够通过海运前往利贝尔王国的特迪斯海,西北方向为拥有大量矿产资源和原始森林资源的藏金山脉…东南方向则是和利贝尔接壤的“古罗尼山脉”——在利贝尔被称为“古罗尼连峰”的山区,正是它的组成部分…
从西南开始,往中部方向看——迪特斯海和沿海一代的“迪特斯海洋经济特区”往内,直到中部偏西南的公国中心加拉尔城,这之间的“海洋走廊平原”是公国的主要城邦聚集地…这是过去的海运带动的结果。
同时,由于有数条源自藏金山脉,流经这片平原,直通大海的长河,它也是很好的粮食作物生产中心。
“就算再激烈又如何…面对军力远超于公国的帝国军,而且还是以塞克斯中将的第三装甲师团为首的精锐部队…还不都是徒劳的困兽之斗。”
“哈哈…说的也是,据说最前线的部队,已经开进辛尼尔丘陵了啊…”
“喂喂…那样的话,岂不是说整个公国北部已经完全被我们掌握了?”
“据说啊,据说…就更刚才说的一样,反抗还是很激烈的啊,也不知道那位小公爵是怎么想的,整个部队完全就跟子弹炮弹不要钱一样‘倾泻’火力啊…难道不知道公国的资源只是帝国的十分之一么?”
“谁知道,大概是太年轻了吧…这样看来,参谋总局的那些大人物叫嚣的‘两个月内攻陷加拉尔城’搞不好真有可能哟…”
而到达加拉尔城后,再往东北方向走——首先要通过的,是“费舍尔丘陵”,以小鱼之名命名的这里,如同其名,与其说是丘陵,不如说只是单纯的长坡——无论起伏程度还是复杂程度,都和辛尼尔相差甚远。
接着,是公国最大的平原地区——比“海洋走廊”要广阔整整一圈,占据了公国中部到中部靠东北方向大面积地区的这块平原,由于水源相对缺乏,故繁华程度并不如西南…只是就算这样,它也有着“哈维斯平原”,这古塞姆利亚语中代表“丰收”的名字。
——是的,当帝国军整个迈过辛尼尔丘陵后,他们的面前,就将是这最适合战车奔袭的大地。
“那样的话,搞不好我还能赶得上我老弟的生日啊…”
声音渐渐远去…假如单纯从这两人的对话分析的话,现状是——
本来身为从属国的格雷尔公国,与它本来的所属国,埃雷波尼亚帝国,现在正处于全面战争的状态。
原因,身为最下层的士官自然不可能知道——反正帝国自己的宣传是格雷尔有叛乱之心…实际上究竟怎么回事,恐怕只有等战争结束后才能知晓吧。
而公国毫无疑问的,正节节败退之中…只能依靠数量处于劣势的步兵,大炮和战车,用弹幕战术,拖得帝国一天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