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话 兵家必争之地
“明明是普通人靠走的也最多只有几个小时的,很短路程,为什么就不能想个办法,让车马也能通行呢?”而每一个通过那倒最后的“障碍”的人,回首望去时,心中都有涌起这样的想法。
这样的意见,很快的就流入了当时的格雷尔公爵——也就是路卡的曾曾祖父,克里斯蒂安.库劳斯.格雷尔的耳中…
于是大笔往奏章上一挥——一个在丘体上选择一处比较薄弱的地方,用zha药和铁锹将其凿开,建立一处可以通行的通道的计划,被克里斯蒂安公爵,批准了。
而最终建成的,这个刚形成时,只是一个能容纳数量马车通过的,处于丘陵上的“缝隙”,便是弗莱尼镇的原型。
后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对于交通的要求越来越大…最后,一个紧靠着两边丘体,被丘陵夹在中间的中型城镇,出现在了现代格雷尔人的面前——这就是弗莱尼镇。
当然,现在的情况来说…这三个城镇,都已经成了帝国军的囊中之物,而通往辛尼尔的铁路和公路,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布鲁克镇由于位置重要被施以了西托气囤积的爆破作战,已然等同与毁灭——还搭上了帝国军整整的一个师团。
不过,或许是战略位置并不比布鲁克镇来得重要…在布鲁克镇发生了公国军“黄金旋风”作战后,马上将部队从这两个城镇撤出,并对其下水道系统进行了严格排查的帝国军,最后总算松了一口气…
或许是西托气囤积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吧?总之,灰耶镇和育弗夫镇的地下管道系统,并没有做过把整个城镇都弄成“炸弹”的改造…
抛开这些其他的情况不谈,至少有一件事,我们能从这一系列的现实中了解到——那便是弗莱尼镇的战略意义,比起边境的布鲁克,要更加的重大。
北方三镇除了相互之间的连通之外,前往南部国土必经之地…南方的城镇要前往北方,那如同蜘蛛网一样的道路线路图中,最上面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结点…
故,我们明白了…一个花费了百年时间,才最终成型的交通枢纽…除了它,还有谁有资格担当此地理重任呢?
只可惜,就跟斯大林格勒一样…
“连接格雷尔公国南北的交通枢纽”——用这个词来形容弗莱尼镇,一点也不夸张。
或者,用格雷尔公国之首卢克卡尔德.费伦兹.格雷尔自己的话来说——同时也是除了他自己谁都不明白的话来说——弗莱尼镇,完全就是一个缩水陆地丘陵版的“斯大林格勒”。
不过,从事实上来说,弗莱尼拥有这样特殊的地理地位,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要知道虽然步行跨越难度并不很高——因为毕竟丘陵地带的丘体无论坡度还是高度都比起大山要低矮许多——但是长途交通工具,如果没有相对平整的道路,那么几乎是不可能通过丘陵地带的——哪怕是坦克和越野车,也只能通过坡度最低那一批的丘体。
好死不死的是,辛尼尔丘陵带,位于最南边的一线,恰好就是那么一批几乎等同于小山的高陡丘陵…这就导致在上百年前的过去,人们如果要通过辛尼尔丘陵,前往哈维斯平原,除了依靠自己的双脚,再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