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话:第二天(中)
“不过…在胜利的第二天就被要求撤离…嘿嘿,教会这次的反应倒是很快啊…”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皇宫门口,抬头看着天空中那庞大影子的琳丝,冷笑着道出了真相:
“这就是秩序的维护者吗…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这种‘理所应当’的无情,我真的很难喜欢的起来…”
在诸侯国的包围中,拯救了埃雷波尼亚帝国的――
是七曜教会。
……是的,没有看错――正如前面所说,现在在琳丝面前的,并不是一支占领着敌国首都,意气风发的驻扎部队…而是正在缓缓撤离帝都,向着南方逐渐退却的格雷尔军。
由于在急行军中损耗太大,故只能采用让体力最好的,还能坚持的人先行驾驶,然后在第一人无法坚持时再换为身体得到稍事调整的替补――介于轮换的次数可以想见会非常之多…撤离的速度大概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
同时,不仅是体力的问题,在撤离过程中逐渐回收一些散落的部队,也会大大拖慢进度与速度。
想必他们会沿着来时的道路慢慢退却至帝都南边的重镇,已经被格雷尔军占领的佩德多格市,接着在佩德多格占领军的掩护下退回本国吧――而大概在那之后,驻扎在佩德多格的格雷尔部队才会作为殿后撤离。
比起来时那如同疾风迅雷般的神速…也许格雷尔军要花费数倍的时间,才能真正离开帝国境内也说不定。
-------------
虽然不在――也不可能在现场,故琳丝也没有道理会知道当时具体的细节情况。
不过,相较其他几个方面的部队…最为深入帝国腹地,消耗也最大的格雷尔军,应该也有理所当然更多的属于战士们的休憩时间吧。
…说到这里,应该有人察觉到了――
正是如此,开始撤退的,并不只是格雷尔王**而已…包括从帝国西海岸入侵其腹地数百塞尔矩的西方岛屿国家联军…已然彻底摧毁帝国北方防线,渗透入大量装甲部队的北方诸侯国联军…聚集于中立地区,克罗斯贝尔自治州东边的卡尔瓦德共和**…
在“格雷尔抗争”最后一幕中,集体登场的,“最后的演员”们,就像事先商量好的一样,或者无所谓,或者有所郁愤,或者郁闷不甘地…开始并进行着各自的退场。
而几乎能够确认将会给埃雷波尼亚帝国毁灭性打击的联合出兵,之所以会以这样的结局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