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2000万!告别?分飞?
那么还有1000万呢?
这剩下的1000万才算是真正的重头戏,其实对一个歌手特别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人来说,最反感的,或者说又是最爱的就是这最后一块了。
但是不租的话,之前少康集团开出的租赁费用又有点诱人。一年2000万,试问当今娱乐圈的歌手们又有几个能有这样的租赁身价?甚至少康集团话里话外还透漏着可以进一步商谈市场分成的诚意,这样的话,2000万再加上市场分成.....
由此可见,季氏兄妹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蛮拼的,也可以看出,他们在进军娱乐圈这件事情上是多么认真,也是有多么大的信心
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信心?
这个问题在秦涛声脑海里并没多做停留,因为想来想去,他发现自己其实还在原地,那就是按原计划把董雪琴租给少康集团,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因为无论是把董雪琴租给少康集团,还是留在艺海,她在接下来的一年内给艺海带来的收益都会基本持平。
重生之我是歌王
笔下文学【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2000万还是2000万
无论在哪里唱,董雪琴能给艺海带来的收益也不过就是2000万了
这2000万都有什么?
第一块是网络上的收益。目前歌手发到网上用来打榜的歌曲的视频和音频,无论歌迷们是浏览还是下载都是收费的,但是这一块每首歌的定价都是各大网站联合控制并占据主导的,所以网络这一块,别看某某歌手某首歌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浏览量和下载量,看似气场很强大,但是经过网站和各个中间环节的分成,真正能给到唱片公司,再给到歌手的收益也不过就那么回事,锦上添花还可以,但是永远达不到雪中送炭的地步。
第二块则是发唱片和举办各种演唱会的收益,这占据一大块,也可以说是身为一个歌手的最主要的事业,以及创收的主要模式。但是董雪琴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唱片就算是再热卖,在如今网络和自媒体的迅猛攻势下,能有三百万张就算超白金唱片了;就算是再敬业,一年开十来场演唱会也就算是极限了。而在这中间更会产生各种成本,刨去这些成本后,真正的收益或许会比网络好一点,但是顶多和网络加在一起,以董雪琴的人气和实力勉强达到1000万的水准。
感谢“逝水丶大大”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有点不舒服,就先睡了哈大家也要保重身体,目前流感挺严重的,乘车和挤电梯注意戴口罩哈。
...................................
以董雪琴的实力和人气,一旦选择李悠扬的这两首歌来唱,那么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商业上的巨额收益,这一点是任何新人都比不了的。而且像董雪琴这样的老歌手,在宣传推广上面也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或许还更节省宣传成本。
甚至都不用怎么包装,只要在董雪琴的微门户上随便发一条“某年某月某日,董雪琴新歌将正式发布”,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高效,甚至零成本。没办法,董雪琴号召力就在那放着,这也不是新人们能够企及的。
要是这样的话,在商言商,董雪琴一旦唱新歌,其商业价值就会不断增长,再把她租给少康集团的话,对艺海唱片来说还真是有点得不偿失,难道白让少康集团捡一个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