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知心安久
议事半个时辰之前,华宰辅才悄悄将河西县的折子掺和进去。
由于一天要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所有看见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漏看,或者刚刚轮到自己这边。
一位阁老翻到了这个折子,疑惑道,“河西县要建私军?”
华宰辅好像完全没有看过一样,皱眉问,“多少人的私军?”
“两千。”那位阁老答道。
“去。”安久收回神思。
汴京,皇宫。
内阁忙的焦头烂额,华宰辅批复好一份奏折放在桌角的一摞,再拿起一本。
飞快的看一遍内容,笔悬于纸上半晌,最终没有做批复,放在一旁。
从地方呈上来的奏折都是先经过内阁,由内阁大臣先进行批复,内阁大臣先在折子上写好处理意见,然后拿给皇帝过目。若是没有什么意见便作为最后的处理办法,而有一些折子内阁大臣不能够直接批复,会直接呈上御案。
在场人人都有数,河西县新上任的县令与华氏有点瓜葛,但也不能因为这区区两千人就怀疑华氏图谋不轨。
屋内安静,所有人把奏折传看了一遍之后。
“奏折留请圣上裁决吧。”华宰辅道。
其余人没有意见。
华宰辅没有批复的折子正是武令元所奏。夹杂在河间府的一摞里面,不甚起眼。
河西县要求城里两千人的自卫军队并不过分,大宋一贯冗兵,动辄就是数以万计,两千人实在是小事一件,但是武令元是华容添的门生,他不直接处理是为了避嫌,免得皇帝以为他们家要在边防上出什么幺蛾子。
还好这奏折是落到他手里,万一被政见不合的人看见。恐怕不是立刻驳回便是又要闹一段官司。
待所有大臣处理好今天的事务,内监把做了处理折子互换。确保每一位阁老都批复一遍,如无意见便在后面写上签字附议。若是有意见则留中讨论,拿出一个统一意见再重新处理,如果拿不定主意,还是得由皇帝做决定。
过了午时,众位阁老聚在一处议事。